……
因为蟹宝事关重大,李仙沿路做好标识。凭借过硬寻猎之术,行了一日左右,便到周边位置。
“那蟹宝凭空出现,不知这次,还能否遇到。”
“也罢,得之我幸,失之我命。能发现最好,实在见不到,再想办法,弄来其他精宝便是。”
沿路找寻。
这附近并无溪口,可见山蟹不倚水而居。
李仙翻开巨石,主要查探岩石缝隙间。找了大半余日,天色渐渐黑,始终未闻其踪。
无奈,只好生火铺地,暂且休息一晚。
望着篝火升腾。
寂静林间,仅自己一人。不时兽鸣声为伴,倒不算寂寥。
李仙不由轻叹,武道艰难,举步维艰。自己这等无门无路的泥胎,何时才能,真正走出自己的一条道来。
“精宝这般难获取。”
“武者……武者……这脱胎换骨一路,当真很不好走。”
“俗世产业、江湖人脉、武学造诣、精宝门路、经营发展…”
李仙躺在一株断木上。
借着篝火,暖和周身。
不由想起“温夫人”,心中泛起敬佩,算他武道之路半个领路人。
但他自是清醒,既无感恩、衷心之情。也无仇怨恨怼之意。
“但愿明日,能遇到蟹宝罢!”李仙屏退杂思,合眼进入梦乡。
翌日,天明。李仙轻身一震,身上雪霜洒落。毛孔打开,热气流出,将残留积雪融化。
武人“固血闭孔”后,对环境的适应力,有显著的增加。
将篝火埋灭。
以据点为中心,逐渐朝外延伸,搜刮地中蟹宝。
今日运气不错,翻开第四块巨石时,见得赤光一闪。李仙喜道:“还跑?”飞身扑去。
将赤山蟹抓在手中。
蟹钳强劲有力,胡乱抓钳。李仙心想:“不知这山蟹钳子威力如何,我且拿些东西试试。”便砍了根树枝,放在蟹钳前。
“咔嚓”一声。
树枝切面平整,这山蟹虽小,却威力不俗。李仙见小瞧了山蟹,四下环顾,见得一块巨石。
一拳砸在石上,石料溅洒。他用一较大的石料,再试蟹钳威力。
“咔嚓”一声。
石料化为齑粉。
“好家伙!若是肉体凡胎,被这一钳,必是断骨断肉。”
李仙沉咛:“这一只小蟹,虽很容易拿下。但…若是数十只、百来只,我也唯有逃跑的份。”
取出树藤,将山蟹五花大绑。两只钳子重点关照,用树汁粘液沾住。
继续巡山找寻。
“哈哈,又一只进账!”
李仙接连又抓两只,心中甚美,心想又有[精食]可用。但他见三只山蟹,体型甚小,其蟹膏怕也不多。
便继续找寻。
这时,忽瞥见一道红影,他立即飞扑而去。这只山蟹速度却奇快,竟闪了开来。
“还跑!”李仙发足追去,几次伸手抓拿,均扑了个空。
李仙运炁,施展“四方拳”法,拳影重重,叫那赤山蟹无路可逃,这才将其抓住。
这只山蟹足有三个拳头大小。
眼珠子如灯笼草般,垂吊在身上。
将其捆好,装入布袋中。
三小蟹,一大蟹。
今日收获丰盛。
“见好就收,贪得无厌,反而不好。”李仙志得意满,拍了拍布袋。
正要可以回程熬煮精食。
忽的,李仙脚步一顿,眼角瞥见一物事,心情随之振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