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卷 第12章 第一天卖凉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大嫂是个命苦的女人,自打嫁过来那年,大哥便去服徭役。

    走的时候,大宝才五岁,二宝一岁。

    大嫂含辛茹苦的抚养两个孩子长大。

    可在原主的记忆中,大哥也压根不是什么为国捐躯。

    而是在外地另外娶妻生子了,只因他知晓家里都不会同意,所以先斩后奏。

    那年还往家里寄了一封信,不过后来这信意外到了原主手里。

    得知这事儿之后,原主马上把信烧毁了,没有告诉这个大嫂。

    毕竟若是大嫂离开宋家,便少了个劳动力。

    古代不像后来的现代,讲究优生优育。

    多生一个孩子,便是多一个劳动力,何况全家都宠着原主,她又何必去趟这个浑水?

    如今宋杳杳倒是很想告诉她真相,只是现在,还不是最好的时机。

    做了一大罐凉皮用木桶盛放,紧接着宋杳杳又叫宋红英去砍些竹子,一个个折成竹筷。

    用刀子切成光滑的。

    这东西虽说比不上现代的一次性筷子,可宋杳杳瞧着也是结实耐用。

    紧接着,宋杳杳又让他砍了几个竹子,三个人一起做竹碗。

    可以当做一次性使用。

    不过这东西做着不容易,又会划伤手臂。

    所以宋杳杳他们便只做了三十个。

    等一切准备就绪,也到了中午,宋杳杳带着大嫂坐上牛车进了城。

    好在牛车上没什么人,两个人也是急着去镇上看病的模样,并没有盘问什么,也省的宋杳杳遮掩了。

    这次,宋杳杳依旧是到上次的地方。

    宋杳杳考察过,这个拐角是最好的地点。

    大凉镇这条街路四通八达,而这个拐角大家第一时间能看到。

    确定好地点,宋杳杳就把一大桶凉皮卸了下来,又招呼牛大爷去阴凉处歇脚去。

    站了一会儿,看没什么人。

    宋杳杳让大嫂在原地等着,不要走动,还特地去定制了一个红色的横幅,上面写着宋家凉皮。

    做生意,这宣传也是很重要的一步。

    酒香也怕巷子深啊。

    紧接着,宋杳杳便大声的吆喝起来,“凉皮

第一卷 第12章 第一天卖凉皮-->>(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