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祁洛桉则以更有冲击力的声音接唱“愿和你双飞”,在“飞”字上展示了她的音域优势和情感色彩。
对比强烈又和谐统一,这是现场音乐人此刻的第一反应,这首歌但凡换个人唱都没这么适配。
余惟的伴奏更是点睛之笔,他的手腕放松而灵活,在演奏快速音群时仍能保持每个音的清晰度和颗粒感。
尤其是刚才那句“我破茧成蝶,愿和你双飞”的伴奏段落,他甚至加入了轻微的不和谐音。
制造出紧张感,然后再巧妙解决,完美符合歌曲内核的同时还增加了演出的丰富程度,听的第一排的老音乐人连连点头。
这小子编曲有大师风范啊,很多人编曲总想着完美,殊不知缺陷亦是作品的助力。
“惊了,这才叫合唱。”
“这三人组的适配度,感觉唱儿歌都能起飞吧(没有说儿歌不好的意思)。”
“唱的狠,弹的也狠,都拉满了。”
弹幕夸的天花乱坠,但整首歌才刚到最后的升华部分,钢琴前奏再次出现,但这次是以更为丰富的和声进行重新编排。
在过渡到最后一段副歌前,余惟插入了一个简短的华彩乐段,快速而均匀的音阶进行,以及跨越大度的和弦跳跃。
“我向你追风温柔的吹
只要你无怨我也无悔
爱是那么美我心陶醉
被爱的感觉。”
申羽桐的音色不断攀升,仿佛蝴蝶奋力向天空飞翔,而祁洛桉则展现出她的天赋,持续的高音如同蝴蝶突破云层。
申羽桐和祁洛桉的声音在此刻完美融合又各具特色,两个声音交织上升,极具层次感。
一个艾艾怨怨,凄凄切切,演绎出爱情中的柔弱与缠绵,另一个却有种清醒而独立的自我感,即使在全心全意的奉献中仍保持着一份坚强。
余惟的情歌里好像总有一点小巧思在,完全没有那种小家子气的既视感。
编曲上的巧思在尾声部分展现得淋漓尽致。
当歌曲最终走向“虽然旅途中有过痛和泪”这句结尾时,余惟没有按照常规以强力和弦结束,而是选择逐渐减弱的方式。
音符之间的空间越来越大,最后只留下一个单音在空气中振动,歌声也随之渐渐减弱,仿佛蝴蝶慢慢飞向远方。
这个处理太过巧妙,第一排的李秉文听的满面红光,感觉整个人都年轻了不少。
到了他们这个年纪基本不剩下多少物欲,只有精神上的共鸣能让迟暮的心为之振奋。
后生可畏啊……
音乐结束的瞬间,三人同时抬头,目光在空中交汇,无需言语,他们的笑意已经说明了一切。
这一刻,钢琴与双声带的完美融合达到了极致。
就好像在短短的几分钟内,他们不仅演绎了一首歌曲,更讲述了一个关于爱情成长与超越的动人故事。
每一位观众都仿佛看到了那两只雨中的蝴蝶,在钢琴的雨帘中纠缠飞舞,最终破云见日,飞向属于它们的天空。
本来演出完成后该直接退场的,突然上台的主持人却急忙叫住了他们,礼貌地询问了这首歌的名字。
主办方这时候别提有多开心了,新歌首发的热度,能把他们吃到撑……
“《雨蝶》。”申羽桐看向余惟的方向,“是这位的新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