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带式火箭炮车十辆,122毫米口径的火箭炮,一辆车装四十枚火箭炮,最大射程可以达到三十公里。
当然,这个最大射程,目前来说也只能打固定坐标用用。
这玩意,是最先进的老式火箭炮,浑身没有任何电子设备,全靠直瞄瞄准。
论精度,远不如榴弹炮。
但是,这玩意比榴弹炮爆炸范围和杀伤力都大多了,更适合火力覆盖打击。
层云的强电磁干扰,将所有的现代化远程攻击武器都干废了。
现役的所有火箭炮、导弹、炮弹,必须要拆除掉上面的所有电子元件才能够使用,不然只要进入云中,立刻就会被干扰,或者直接自毁,或者变成了布朗运动。
现役的这些装备且不说能否拆除掉所有电子元件,即便可以拆除,射击精度也会变得极差,而且攻击距离越远就越差。
基本上,人类的远程火力打击,又得退回到二战时代。
如果从现在开始发展海军,就又回到了战列舰时代。
而且战列舰的天敌航母也不复存在了。
远在大洋彼岸的北美不知道是什么情况,但可以预见,他们部分库存的二战战列舰又要恢复往日的荣光了。
以现代的技术,制造这种傻大笨粗的战列舰,几乎不存在任何难度。
只需要一样东西——
钢!
你有足够的钢,就能堆积出足够大、足够多的战列舰、超级战列舰。
当然,这也需要时间和建造环境。
这个冬天,或许正是一个喘息的机会。
由于通信中断,各处地方只能各自为营,独立发展。对外界的情况,一无所知。
除了履带式火箭炮车,还有十辆履带式炮弹运输车,每辆车携带一百二十枚火箭弹,加上火箭炮车的备弹,一共可以齐射四轮,总计一千六百枚火箭弹。
一千六百枚火箭弹,打在小小的银屏山上,是怎样的效果?
比当年上甘岭的着弹密度和强度都高!
反正徐岩说了,炮弹随便打,她们也不必节省。
除了炮车外,还有一辆用来开路的大型工程车和两辆叉车。
一众女人,正在摆弄着车辆,熟悉操作。
萧慕灵看着车库里热闹的场景,满意的点了点头。
……
八点钟。
安全屋沉重的大门缓缓开启,开路车当先冲出,在雪地上压出一条宽达六米的坚实道路。
随后,两辆叉车开出,来到半山坡上,将铁丝网挑了起来。
开路车一马当先,后面二十辆履带车紧随其后。
车队离开后,叉车放下铁丝网,退回到安全屋里,大门再度关闭。
宽敞的开路车驾驶室内,于丽开车,徐岩和萧慕灵坐在一旁,看着外面白茫茫
第183章 各方开始行动-->>(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