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了西方教,化为佛门菩萨,这其中便有普贤、文殊、慈航这几位顶尖人物,连同他这个副教主在内,阐教可谓元气大伤。
千年以降,昆仑山玉虚宫愈发清冷,门人稀少。
广成子身为仅存的几位二代弟子之首,执掌玉虚钟,代师尊看顾阐教门庭,心中那份维系道统的执念,怕是比任何人都要深重。
今日之事,看似是审一个陆凡,实则也是佛道两家在天庭这方寸之地的一次角力。
他广成子若只是否认了事,岂不是显得阐教无人?
只听广成子的声音悠悠传来。
“尔等二人,一个是玉鼎师弟的徒儿,一个是太乙师弟的宝贝。乃是我玉虚三代弟子中的翘楚,随师长征战沙场,历经封神大劫。”
“自那一役之后,我阐教门下,死的死,散的散,上了封神榜的,身不由己;入了西方教的,另起炉灶。偌大的昆仑山,日渐冷清。如今,也只剩下你们这些小辈,还在天庭撑着门面了。”
“怎么今日在这斩仙台上,倒有些束手束脚?我玉虚宫门下,什么时候这般畏缩了?”
这话听着是责备,可其中回护之意,谁人听不出来?
“旁人说些什么,信些什么,那是旁人的事。你们自己心中,难道也生了疑窦,没了主见?”
“我阐教门人,上不愧于天,下不怍于人,心中自有公道。”
“行事何须看他人脸色,又何须向外人辩解?”
哪吒本就一肚子火气,得了大师伯这番话,更是挺直了腰杆,手中火尖枪的枪缨都抖擞了几分。他抬头朗声道:“大师伯教训的是!弟子只是......心中不忿!”
杨戬则要沉稳许多,他再度躬身,沉声回道:“弟子愚钝,令师伯挂心了。只是此事干系重大,弟子不敢妄言。”
“有何不敢?”广成子的声音陡然拔高了几分,“封神之战,天道杀伐,我玉虚宫门下,何曾退缩过半步?”
“纵使碧游宫万仙来朝,截教势大,我等不也一一战了过去?便是圣人老爷亲自下场,我等也敢将法宝祭起!”
“如今不过是天庭上一些鸡毛蒜皮的官司,怎的倒畏手畏脚起来了?千年光阴,便将你们的胆气都消磨尽了么?”
“尔等只需记住,昆仑山就算再冷清,也还是昆仑山!玉虚宫的牌匾,还没摘!”
“师祖他
第103章 叛徒神气什么?(三更)-->>(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