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心搓了搓,吹掉谷壳,那掌心里沉甸甸的米粒,是他一辈子都没见过的饱满。
“亩产……亩产预估超过一千五百斤!”一个负责测量的技术员拿着记录本,声音都在发抖。
而对照组的普通水稻,亩产只有四百斤。
陈专家呆立在田埂上,满脸的涨红,从最初的质疑,变成了巨大的震惊,最后化为无与伦比的狂喜。他看向罗晓军,嘴唇哆嗦着,“老了,我真是老糊涂了……小罗同志,你……你这是为国家立下了天大的功劳啊!”
这份惊人的试验报告,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最高层的办公桌上。
国家高层被彻底惊动。他们立刻意识到,这项技术,是解决全国数亿人吃饭问题的唯一希望,是应对潜在饥荒的定海神针。
一道紧急命令下达,罗晓军被破格任命为国家特聘农业顾问,直接对最高层负责,拥有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新型作物的最高权限。
一场席卷全国的农业革命,就此拉开序幕。
然而,事情的进展,远比罗晓军想象的要艰难。
就在第一批改良种子被运往全国各地,准备进行春耕播种时,各种匪夷所思的阻挠和破坏,接踵而至。
南方的某个省份,刚刚分发下去的种子库,夜里突发“意外”火灾,几万斤珍贵的种子被付之一炬。
北方的产粮大区,有“专家”站出来公开质疑,声称这种“来路不明”的种子可能存在未知的生物风险,会破坏土壤结构,甚至可能导致绝育,煽动当地农民抵制种植。
更恶劣的是,一些地方的试验田,在作物即将成熟时,被人为引来害虫,或者是在夜里被全部砍倒,制造出新品种“抗病性差,容易倒伏”的假象。
一时间,谣言四起,人心惶惶。
罗晓军坐在新成立的办公室里,听着从全国各地汇总来的负面报告,眼神变得冰冷。这不是偶然,这是一场有预谋,有组织的精准打击。有人不希望中国能解决粮食问题。
他的意识沉入农场,一种奇妙的感觉涌上心头。随着农场等级的提升,他似乎能感知到外界信息流动的脉络。他将意念集中在那些谣言的源头,顺着那些充满了恶意的能量线索,一路追溯。
很快,几个模糊的节点在他脑海中浮现。一些在背后推波助澜的地方官员,几个打着“传统农业”旗号的所谓专家,甚至还有几条线索,隐隐指向了境外的几个跨国粮商和
第五十八章:粮食危机-->>(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