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钛化合物进行催化,催化效率很低,而且,分子量并没有达到要求。
我们尝试了设置温度,压力变量,进行条件摸索。
但是,很可惜,所有的结果都不理想。
从开始到现在已经几个月过去了,还是一无所获。
现在,国外也在进行它的研究,米国,法兰西,德意志,小日子都在对它进行攻关,听说他们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都在严格保密,所以,不知道对方突破的具体方向在哪里。
秦老师,您看我们还需要在哪些地方改进?”庞俊说道。
他的话说完,其他人都把目光看向了秦良。
秦良并没有回答,而是径直走向了试验台那里。
翻看了他们的实验记录,记录的很详细,测试结果也一清二楚。
正如刚刚庞俊所说,他们失败了很多次,前期的实验设计和思路,还有些头绪,后续完全就是在盲目的尝试。
很显然,已经丢失了实验方向。
“秦老师,您看我们的实验设计需要改变吗?”庞俊对着秦良再次渴求地问道。
如果是其他人,他们断然不会如此鲁莽而又无礼的去询问对方,这不是让对方下不来台吗?
你们研究了这么久,没有一点成果,现在,就给人简单讲一下实验背景,看一下实验数据,就想让人家给出建议,这不是强人所难吗?
但是,无论是姜霖,还是高明,孟晴雪等人,全都理所当然的样子。
他们相信,上次秦老师一顿指挥,解决了他们大部分的难题,这次也一定可以。
而那些二代弟子,没有见识过秦良厉害的人,眼神中带着质疑:真有这么神奇?这能行吗?
秦良把自己的目光从实验台上移开,轻轻的合上了实验记录。
“从你们的实验数据来看,使用钛化合物作为催化剂之后,分子量变化明显。但是,杂链很多,分子量分部不均。很显然,它的催化效率,达不到要求。”
“您说的没错,我们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也尝试调整催化剂的用
第234章 完美的航空材料-->>(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