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化为了一捧黑土。
    他心中五味杂陈,不知是惋惜还是愧疚。
    这时王吉祥小心翼翼地走上前来,轻声道:“陛下,今日朝堂上有些大臣,对崔延龄之事议论纷纷。”
    赵翊眉头一皱:“他们说什么?”
    王吉祥嗫嚅着:“有人说崔先生虽然犯的是死罪,可到底追随陛下多年,陛下此举有些……”
    赵翊冷笑一声:“朕做事还用不着他们指手画脚,他们若是为崔先生鸣不平,马上也就该轮到他们了。”
    帝王心中那点儿复杂的心思,在几句流言之中瞬间烟消云散。
    追随多年不假,可是追随再多年这朝堂也不是崔家的。
    不得不说,赵翊是位很厉害的帝王。
    他说四品以下的官员只是降级处置,所以没过多久,都察院就揪出了兵部侍郎姜涛。
    还有礼部的、工部的,吏部的敬渊……还有几个三品的封疆大吏,这些小官一个比一个踊跃。
    确定他们的罪行后,都察院便上奏先剥夺了他们的官职,最后将人送到刑部来定罪做最后的审判。
    最近李瑜这个刑部尚书忙得很,排着大长队的案子等着他审,每日上衙下衙都是个技术活。
    没判前衙门被犯官的老婆儿女,将衙门给堵的水泄不通。
    就连李家门口,也堵着一大堆为了求情的人。
    搞得李瑜每日回家只能从后门进,同时吐槽大雍的律法一点儿都不严。
    有点像历史上的大宋。
    若是大明的话,这些人自顾不暇哪里还有空来围堵自己?
    让人最想不通的还是敬渊,季言觉得他的出身本来就很是富贵,当年又是名满天下的状元郎。
    “他又不缺钱,为何要跟着崔延龄一起贪呢?”
    在刑部干了这么多年,他见过许许多多的贪官儿。
    像这种出身富贵的有钱人家的读书人、特别是科举排名还靠前的。
    他就没见过贪的。
    大不了就是拿钱不停地圈地,但是人家圈地也是拿钱去正经买,和人家那种强买强卖是不一样的。
    顶多顶多是趁着灾年
第 275 章 我和你又不熟-->>(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