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他还注意着李瑜的脸色,见他没有丝毫要反对的意思心也稳了稳,不知不觉他便有了固有思路。
    那就是……
    只要李子璇不反对,那就说明自己的想法是对的。
    若是连李子璇都反对的话,那就说明这事儿多半是不能干的。
    总结就是:派人远洋与列国建交的事儿能干。
    赵明笑着道:“儿臣以为可派遣使者前往远洋列国,探寻他们的物产、文化还有技艺,再择其优者引入我朝。”
    老爷子心里想着去找赵柏,只是赵明却对这个早已经是死人的家伙,并提不起什么兴趣。
    倒是这天下之大,多的是他们大雍本土没有的东西。
    若能引些能利国利民的东西进来自是最好。
    还可以引动国与国之间的生意,商人挣了钱交了税。
    国库有了钱,才能让士兵吃得好,才能研究更多厉害的火器,有了强壮的士兵的和火器。
    以后打起仗来还有什么可怕的?
    李瑜对皇帝心思了如指掌,面上却是全力支持的赵明的想法。
    “太子殿下说的有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咱们天朝也总该知道别国的动向才是。”
    前朝也曾有使臣远航下西洋,并且共与十几个国家有过建交。
    别的先不说,就国家经济肯定是拉动了一波的。
    那时候他们的科技还比不上前朝,所以科技方面并没有引进多少,只可惜大新后来的皇帝不行。
    慢慢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也就冷淡了下来。
    因为大新火器先进,所以大雍的太祖拿天下都费老劲儿了,后来太宗皇帝那一辈又陷入了夺嫡之争。
    赵柏登基后也有这样的打算,可惜没几年就被赵翊踹了下来。
    这与西洋诸国重新建立关系的事情,自然是不能再拖,也不知道西洋的火器现在发展得怎么样。
    还有小鹿。
    他在辽东将燧发枪使得如何?
    辽东。
    虽然已经是春天的末尾,可辽东的风依然如刀似的冷的人抽疼抽疼的,地上的雪化了融合在泥地里又脏又冷。
    张骁背对着书案,站在大雍的营帐之内琢磨辽东地图,副将周炳魁踏着寒风迈进了帐内。
    “将军,昨
第 217 章 威力如何?-->>(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