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8章 交锋(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我们现在总共持有青州英坭31.6%的股份。

    花费资金超过三千万。”

    陈秉文点点头,这个结果比他预想的还要好。

    股价的快速拉升显然打乱了李家成的阵脚,长实虽然努力护盘,但在资金调动上显然慢了一拍。

    一天之内筹集并投入数千万现金,对于任何企业来说都不是件轻松的事。

    “很好。”陈秉文说道,“明天股东大会,我们手里有超过30%的股份,说话的分量就完全不同了。”

    他清楚,1979年的港股还没有强制全面要约收购的制度,持股超过30%并不自动触发对全体股东的收购义务。

    但这已经足以让他成为举足轻重的股东,拥有强大的话语权和否决权。

    长江实业主席办公室。

    洪小莲向李家成汇报道:“李生,我们今天为了稳住股价,一共投入了两千八百多万资金,吃进了大约3.2%的股份。

    我们的总持股比例提升到了29.5%。

    但是青州英坭的市值已经从1.2亿飙升到了接近2.6亿。”

    李家成面色平静,没说什么。

    他低估了对手的决心和资金实力。

    一天之内将股价拉升超过24%,这需要雄厚的资本和果断的执行力。

    他原本计划慢慢吸纳,控制成本,现在全被打乱了。

    “查清楚了吗?

    花旗银行背后是不是陈记食品?”

    李家成问道。

    “基本可以确定。”洪小莲回答,“我们通过一些渠道了解到,陈记从花旗、摩根士丹利、高盛拿到了至少三亿港币的银团贷款.”

    听到这个数字,李家成沉默了。

    三亿港币的银团贷款.这个数字远超他的预期。

    他完全没想到陈秉文竟能撬动如此规模的资金。

    “三亿.”李家成沉吟道,“看来这位陈生,所图非小啊。”

    “明天股东大会.”李家成沉吟道,

    “看来不会太平静了。

    通知我们这边的董事,做好准备。

    “李生,”洪小莲提醒道,“财务部那边报告,我们的流动资金短期内要再抽调同等规模的资金,压力会很大。

    几个地产项目的工程款和土地款也需要按期支付。”

    李家成当然清楚自家的情况。

    长实虽然资产雄厚,但大部分资金都沉淀在了土地和项目上,账面上的流动资金并非无限。

    一天之内近三千万的现金消耗,而且是为了防御性的股权收购而非主动投资,这已经触及了短期资金调动的安全线。

    “让我们的人暂时停止在二级市场大规模扫货。”李家成果断下令道,“不能再跟着他的节奏走了。

    他抬价,我们跟注,正中他下怀。

    我们的现金消耗比他快。”

    “可是,李生,如果我们不跟,股价可能会.”

    “让他抬。”李家成眼中闪过一丝冷意,“股价抬得越高,他全面收购的成本就越大,其他小股东持币观望的意愿也会越强。

    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和他拼谁的钱多,而是拼谁更能耗得起,谁更能找到便宜的钱和筹码。”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两件事。

    第一,继续加紧联系那些持有青州英坭股份的基金和机构,不是从他们手里买,是借!

    用质押的方式,把他们手上的股份暂时借过来,给我们投票权。”

    “第二,联系汇丰银行,以我们长实的部分优质资产作为抵押,申请一笔短期过桥贷款,额度至少五千万港币。

    要快!”

    李家成的思路很清晰。

    正面拼现金消耗不起,就转换战场。

    用“借股”的方式低成本获取投票权,巩固控制力;

    同时用资产抵押从银行获取更便宜、更大量的资金,准备好后续的弹药。

    “我明白了,李生!我立刻去办!”

    洪小莲离开后,李家成独自坐在办公室里,看着窗外的天空静静出神。

    陈秉文这一手确实漂亮,快、准、狠,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

    但他李家成能在港岛地产界崛起,经历的风浪远不止于此。

    “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

    他低声自语,“但商场不只是比谁开枪快,更要比谁看得远,谁更能忍耐。”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