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童?”
    他脑海中浮现出那个面黄肌瘦,却眼神清亮的农家小子。
    “一个……小小的八龄稚童,竟能吟出此等佳句?”
    一个尚未开蒙的孩童,纵然比寻常孩子多了几分小聪明,又如何能作出此等蕴含着人生疾苦、饱含着岁月沧桑之感的诗句?
    这绝无可能!
    他几乎是下意识地就否定了这个念头。
    定然是这孩子从何处听来的残篇断句,今日恰巧在此情此景之下,福至心灵般,胡乱拼凑吟诵了出来!
    对,一定是这样!
    方先生深吸一口气,眼神中闪烁着复杂难明的光芒。
    他决定了。
    明日上课,定要好好盘问那陈平川一番!
    务必弄清楚,这等堪称绝妙的诗句,他究竟是从何处听来!若是能找到原作者,那也是文坛一桩幸事!
    ……
    翌日,清晨。
    熹微的晨光透过窗棂,在书房内投下斑驳的光影。
    陈平川早早地便来到了书房。
    他先是将书案仔仔细细擦拭了一遍,不留半点尘埃。
    随后,又将笔墨纸砚一一摆放整齐,研好了墨,滴了水,一切都打理得井井有条。
    他一边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一边在心中默默琢磨着。
    该如何才能让张金宝那个榆木脑袋,稍稍开那么一点点窍呢?
    这可真是个大难题。
    正思忖间,一阵熟悉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方先生身着一袭白长衫,面色沉肃地走了进来。
    只是今日,他并未如往常般直接走向书案,而是在陈平川面前停下了脚步。
    那双略显浑浊的眼睛里,紧紧盯着陈平川。
    “陈平川,你且过来。”方先生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威严。
    陈平川心中一凛,不知道什么情况。
    他面上却丝毫不敢显露,依旧是那副乖巧听话的模样,恭恭敬敬地走到了方先生面前。
    “先生唤小的何事?”他微微仰着头,眼神清澈。
    方先生上上下下地打量着陈平川,那目光仿佛要将他看透一般。
    他沉默了片刻,这才缓缓开口:“昨日你在饭堂所念的那首诗,是从何处抄来的?什么名目?”
    陈平川眨了眨黑白分明的大眼睛,故作茫然地偏了偏小脑袋。
    “先生说的是哪首诗呀?”
    
第一卷 第12章 巧舌如簧,大伯死得好惨啊!-->>(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