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就是这个味道。”
“大家动筷吧,尝一尝好吃不好吃?”刘一民让他们赶紧动筷子。
齐邦媛、陈映真等人听完后也不再矜持立即动筷,不过白先勇不是汉族人,需要给他单独准备菜肴。
白先勇感动地说道:“感谢文研所考虑的如此周全,刘先生,谢谢!”
“不客气,到了大陆就是到了家了,家里自然一切都要准备好。”
“香啊!”陈映真说完擦了擦嘴:“味道层次丰富,回味悠长,岛上虽然也有川菜馆、豫菜馆等各地方菜馆,但没有这么好吃。若是有一天,能到大陆生活就好了。”
陈映真说话毫无顾虑,其余人听闻不禁一愣,只有李敖接话道:“到时候你就可以跟刘教授作伴了,天天喝豆汁吃焦圈。”
“老李啊,你还是饶了陈先生吧,他一个祖籍南方人,怎么能喝的惯这个玩意儿。”刘一民笑道。
别人只觉得陈映真说话出格,但是刘一民明白,此时的陈映真说不定已经在为长期居住大陆做准备了。
陈映真在90年后长期频繁出入,慢慢久居燕京,后来还被选为国家作协名誉副主席。
白先勇略带调侃地说道:“陈主编,你要是来了大陆,谁在岛上战斗啊?”
“陈主编不在,还有我嘛,齐大姐,虽然你在这里,但是我还是说,我会跟岛上乡土文学作战到底!我李敖一人就是一支军队!”李敖郑重表态,下一秒又说道:
“当然,要是陈主编在岛上,我们的战斗力量会更加强大。”
陈映真在1985年创办了《人间杂志》,所以不太熟络的人会称呼他为“陈主编”。
陈映真见李敖如此说话,顿时觉得找到了战友,于是底气更足了:“战斗,我是要跟这种风气战斗下去。只要想做工作,不管在哪里都能做!”
吃饭的过程中,两种持不同意见的人的分歧就开始逐渐显露出来。
等吃完饭,他们独自回去的路上,齐邦媛忽然回头冲陈映真低声说道:“什么战斗不战斗,文学可以用批评和交流,战斗这词实在是太过严重。”
“齐大姐,现在不明显,等你往后再看看,有人恨不得将我们给灭了啊!”李敖再次站了出来。
齐邦媛没有再说话,李敖伸了一个懒腰说道:“大家刚到燕京,好好休息,我也有点困了。”
在燕京交流期间,刘一民大部分时候也要住在燕京饭店,以防出现什么意外事件。
走进房间,刘一民跟闫真再次交代了几句后,他躺在床上准备休息。
睡到一点的时候,刘一民被李敖给吵醒了。原来这家伙一直惦记着今天的稿子,中午根本没有睡觉。
李敖看到刘一民递过来的稿子乐呵呵地说道:“刘教授,不打扰您休息,我看完后把稿子送回来。”
“好,老李啊,他们刚来,要是有什么需要不好意思提的,你来告诉我。”刘一民说道。
“行!”李敖顿住脚步又说道:“作家聚在一起,比的是创作。刘教授,你写的比他们好,你就算放个屁,他们也得分析一下是什么味道。”
刘一民被李敖的话逗乐了,不过还是说道:“老李,你不能这样想,我们是交流,不是来搞春秋诸侯相王来了。”
“要真是相王就好了,你就是评选出来的王,我李敖嘛,也可以当个诸侯,其余人只有看看鼓掌的份儿。”李敖大言不惭地说道。
等李敖走后,刘一民又睡了约半个小时。陈映真一行人都累了,一直休息到下午三点多才醒来。
下午五点,大家一起到餐厅用餐,五点四十左右,一行人吃饱喝足走出燕京饭店。
四月底的六点左右,天不怎么热,正好适合散步。走在路上,岛上代表团不时针对街道询问一些问题,对于一些岛上没有的东西表现出了极大的好奇。
刘一民没有直接顺着大路走,而是绕道王府井。看到王府井商场人山人海,齐邦媛问道:“现在大陆还是需要用商品票吗?”
“目前随着改革开放,生产能力得到极大提高,许多物品已经不需要凭票购买,有些紧缺的还是需要。”
齐邦媛皱着眉头说道:“真不明白为什么要凭票?”
“因为物资紧缺。”
“物资紧缺也可以放开,民国时期,各项物资都紧缺,但也没有出现凭票购买,我看这就是制度问题。”齐邦媛说道。
刘一民不紧不慢地说道:“这就是区别,因为物资紧缺,不凭票购买的话,物资都被有钱人给买去了。现在凭票购买,至少基础民生物资大家都有购买的机会。齐女士,我知道您生长于深宅大院,从来不缺物资。但是要从普通人视角看,他们也需要生存!
假如国家只能生产一丈布,有钱的人能买走八尺,其余的两尺才能给普通人。但普通人的数量,是远远高于富人的。
当
第588章 岛上代表团分歧初现-->>(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