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燕京机场,刘一民和闫真以及其几名文研所的工作人员站在外面静静地等待着李敖的到来,严家炎本来是不用来的,可是他非得代表中文系过来迎接。
用他的话说,是想看看经常骂余光中的人长什么样。
上午十一点,李敖身着白衬衫棒球帽提着行李箱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昂首阔步走出机场。望着人来人往的人群,李敖大声喊道:“我李敖终于回来了!”
严家炎皱着眉头看了一眼李敖,又看了看刘一民:“他?”
“是他!”刘一民伸手冲李敖打了一声招呼,闫真抱着鲜花送了上去。
“刘教授,你亲自来接我?我真是太高兴了。距离去年在新加坡相见,已经一年了。这一年时间发生了太多的事情,老兵返乡是历史性的成就。”李敖抱住刘一民,高兴地拍打着他的后背。
“李敖先生,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严家炎教授,燕大中文系的系主任。”
李敖握住严家炎的手说道:“严教授,我在美国的时候听说过你,你讲课很有一套。你擅长讲《水浒传》,我也略懂一二,说不定我讲起来,比你讲的更好。”
李敖毫不客气的话语非但没有让严家炎生气,反而笑着说道:“对味儿!”
“什么对味儿?”李敖皱眉头问道。
“对我们燕大中文系的味道,说的话像我们中文系的老教授。”严家炎大声地说道。
燕大中文系的教授各个才思敏捷,又不甘示弱,在严家炎看来,李敖这股子性格跟不少燕大老教授非常像。
李敖笑道:“那这次我可要给燕大的学生讲讲课,说不定我也能当燕大教授。”
接着刘一民将闫真等人给李敖介绍了一下,李敖得知闫真是刘一民的学生,紧紧地盯着闫真:“刘教授的研究生,读的怎么样?”
“刘教授学识渊博,文学理论和文学写作俱佳,我能够成为刘教授的研究生,是我的幸运。”闫真赶紧说道。
李敖拍了拍闫真的肩膀:“刘教授,你这个学生会说话。好好跟着刘教授学,接下来有时间,咱们两个也可以交流一下。”
坐着车,李敖望着道路两旁的建筑、汽车和行人,感叹自己终于回祖国了:“这就是我魂牵梦萦的燕京啊,跟以前比起来,我都快认不出来了。”
李敖出生于东北,从记事起就在燕京生活,住在内务部街胡同甲44号,这可不是一处简单的院落。曾经是大太监李莲英的公馆、后来住过清末名妓赛金花的丈夫(做妾)洪均,洪均曾任清末驻外国大使。
新中国成立后当过朝鲜大使馆,曾有大领导住过一段时间。
“胡同还保留着,这是新修建的机场,和机场路,你当然不认识。到了市区,你就熟悉了。”刘一民解释道。
李敖兴奋地说道:“时隔三十多年再次踏上大陆,回到燕京,大家猜我最想干什么?”
严家炎和闫真配合地猜测了起来,李敖皆是摇了摇头。
“哎呦喂,我可算是个老燕京人儿,一看你们就不是燕京人儿,猜不出来。”李敖自豪地提起自己老燕京儿的身份。
刘一民瞥了他一眼:“哎呦喂,难不成是去喝豆汁儿吃焦圈?”
“刘教授,你猜对了,就是喝豆汁儿吃焦圈儿。这一趟回来的可不容易,我一定好好吃个够,这是我晚上做好梦才能想起来的味道。”李敖提起豆汁儿,情不自禁地抹了一下嘴角的口水。
“我们外乡人确实不懂,在我们看来,这豆汁儿也就比泔水强一点。”刘一民无奈地摇了摇头。
李敖直起身子立即反驳,讲豆汁儿和焦圈是多么多么的好吃,还有清热消毒的功效之类的。
严家炎说道:“我在燕京几十年了,这豆汁儿我也不吃惯。不过老燕京儿怎么吃都吃不腻,想分清楚是燕京人还是外地人,看他去
第586章 余桦:我怎么想不到拜师?-->>(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