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85章 两岸传统文学交流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他:“一民,舍得来学校了?”

    “不来也不行啊!严教授,感谢您帮忙,要是闫真一个人,肯定不行。”刘一民握手感谢道。

    严家炎望着刘一民略带不满地说道:“你应该早点跟我说,我可以早做准备,你还藏着掖着,等走了之后,闫真才来告诉我。”

    “严教授,您这就错怪我了,不是我想藏着掖着,主要是怕出问题。要是邀请了人都不来,咱们这边儿又大张旗鼓的宣传,那不是出自己洋相嘛!”刘一民赶紧说道。

    吴组缃说道:“一民啊,这事儿我听说之后啊,激动地一宿没睡。你做了件大事儿,我们已经核对过名单了,目前来看邀请的人都确定能来。”

    “没特殊情况一定能到齐,要是临时有情况的话”王瑶补充道。

    “没事儿,要是真有特殊情况,那也不是咱们能够控制的。各位教授辛苦了,到时候还得一起陪好客人。”刘一民和一群教授朝着中文系大楼走去。

    中文系里,每个人的脸上都露着既期待又紧张的表情,最激动也最没有压力的当属燕大的学生。他们听到之后,就成日聚在三角地发表意见,又蹦又跳。

    “一民,光说交流的事情了,还得恭喜你获得了拉美最高文学奖和美国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一民,你往这儿一站,身上各种奖项闪闪发光。”严家炎调侃道。

    吴组缃神秘地问道:“听说咱们要邀请马尔克斯过来访问,顺便再谈论一下国际文联的事情?”

    “是有这个消息。”

    严家炎急切地问道:“能不能邀请他来咱们燕大讲讲课?”

    “我跟他说了。”

    严家炎激动地捶了捶手心:“好啊,阿根廷大学聘请你为终身名誉教授,你觉得咱们聘请马尔克斯终身名誉教授怎么样?”

    “严教授,没想到您还有这个心思。”刘一民乐了。

    国内对于名誉教授的聘请历史不长,1980年中央音乐学院才授予一名法国音乐家名誉教授称号。有了先例可循,燕大想要聘请马尔克斯作为名誉教授就没了程序上的障碍。

    “你觉得多大可能会同意?一旦确定他确实要来,我就向学校和教育部上报。马尔克斯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程序肯定走的快。”严家炎紧紧盯着刘一民。

    “多大概率我也不知道,到时候先跟他商量商量,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吴组缃询问马尔克斯怎么样,刘一民简单地描述了几句。

    他们一起走进文研所,所里的人看到刘一民回来后,都兴奋地站起来鼓掌,恭喜声此起彼伏。

    “同志们,这阵子大家辛苦了,接下来的重点工作,大家也都知道了。大家也不必过于紧张,各司其职,前来培训的老师,最重要的还是自己手头上的学术研究。”

    “刘老师,给我们讲一讲在拉美的事情呗!”有学生起哄道。

    刘一民伸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拉美之行历时很长,穿越多个国家,具体的事情纷繁而复杂。不过主要的事情大家也从报纸上了解过了,另外还有一件事情,说不定你们都有机会见到拉美来的作家。

    所以啊,到时候大家自行去体验。”

    要是空闲的时间,刘一民能坐在这里跟他们唠一唠,但现在比较忙,刘一民没时间跟他们说太多。

    刘一民冲闫真使了一个眼色,喊上他一起走进办公室,闫真立即将桌上的文件夹拿起跟着他们走进了办公室。

    闫真将文件夹递给刘一民:“老师,这是确认抵达的人员名单,上面还有时间。除了李敖提前三天抵达之外,其余人则是一起过来。”

    刘一民拿起名单看了一眼:“这个李敖,总是喜欢标新立异。”

    严家炎说道:“听说他在岛上嘴巴很毒,尖酸刻薄,嬉笑谩骂。”

    “这个人的一贯风格就是如此,为什么不邀请余光中,就是因为李敖和余光中走在一块,大家什么都不用谈了,就看李敖骂余光中了。”

    “哈哈哈!”几位老教授听到后,皆抚须而笑

第585章 两岸传统文学交流会-->>(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