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81章 奥斯卡之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给他使了一个放心的眼色:“乔治,我还是很信任你的!这本来源于一位原型人物,根据他的事迹改编,正在阅读的就是这篇的原作者。”

    下午将代表团的人送到机场,乔治和刘一民去了一趟何凤山的家里,何凤山将稿子递给刘一民:“一民写的好,不过让我看,总觉得有点说不出来的感觉。”

    刘一民明白,让自己去看自己的故事,当然心里面会有点不自在。

    得知要在《巴黎评论》上发表,何凤山脸上不自觉闪过一丝喜悦,不过随即被淡然的模样替代。

    旁边的何曼礼已经在思考如何采访自己老爹了,等文章发表之日,就是何凤山扬名之时,作为何凤山的女儿,她自然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

    乔治不懂中文,但听完何凤山的事迹深受感动,称赞何凤山为一位国际主义者,应该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何凤山摆了摆手,表示这些都微不足道。乔治闻听此言,更觉何凤山品德高尚。

    乔治看了何凤山的《外交三十年》,认为他应该尽快在美国出版。

    “这些我没想出版,只是给后人留下一些资料。不过既然一民要发表,我就不自量力一下。”

    刘一民提议将《外交三十年》交给中国书刊社出版,并将尼琪的联系方式留给了何凤山。

    乔治拿上稿子将刘一民送回酒店之后,就直接去找翻译专家去翻译稿子了。

    刘一民去见了尼琪一面,将《上帝的签证》和《外交三十年》的事情跟尼琪讲了讲,又告诉尼琪自己准备留在美国等奥斯卡颁奖,期间的行程均可以由她安排。

    尼琪高兴地说道:“刘,我们每次合作都收获颇丰,我想这次也不例外。”

    尼琪立即让人准备并亲自联系各大高校,准备租借场馆并根据时间安排具体行程。

    接下来的日子,刘一民忙着辗转于美国各个城市演讲,中国书刊社买了不少报纸版面报道,疯狂地推销着刘一民的。

    《纸牌屋》这本在美国政治狂热的青少年中影响力极大,每次演讲都有人针对这篇展开提问,有些问题甚至涉及到了如何解决这种腐败上来。

    四天九场读者见面会,每次参与者不少于千人,常常不是来的人不够多,而是场馆撑不住。

    尼琪看着销售数据高兴地告诉刘一民演讲成果显著:“刘,每次你都能给美国读者带来新的刺激。许多作家都是新瓶装旧酒,你不一样。”

    中国作家和拉美作家交流、刘一民和马尔克斯宣布成立的新的国际文学组织、《纸牌屋》销量走强.这都是新的刺激。

    “尼琪女士,不辱使命!”刘一民看着销售数据如释重负。

    “刘,我们中国书刊社宣布,将为国际文学联合会捐赠五万美元,等你们真正成立之后,这笔钱一定到账。”

    “五万美元?”

    “怎么?刘,你嫌少?”

    “不嫌少,有总比没有好!”

    尼琪给刘一民倒了一杯咖啡:“今晚就是奥斯卡之夜,刘,我等着你的好消息。”

    弗兰克已经等的迫不及待了,刘一民走出中国书刊社,他的车也停在了楼下。

    “刘,上车!”

    刘一民跟尼琪握手告别后,不紧不慢地坐上了车。

    弗兰克猛踩了一下油门,车在路口拐弯之后快速朝着洛杉矶的方向驶去。

    奥斯卡颁奖典礼在洛杉矶音乐中心多萝茜·钱德勒大厅举行,弗兰克先带着刘一民到公司换上一身礼服:“刘,这是我特意为你准备的。”

    “弗兰克,走吧!”

    在夕阳的余晖下,音乐中心周围热闹非凡,到处挂着奥斯卡的海报,平时难得一见的演员和导演到处都是。

    弗兰克带着刘一民跟美国的导演和演员一边打招呼,一边接受他们的称赞。

    “弗兰克,祝你今晚好运。刘,我对你的《纸牌屋》很有兴趣,弗兰克不擅长政治类电影,你不如把这部电影交给我!”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