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80章 《上帝的签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他说道:“刘,你相信你自己,我相信你!”

    弗兰克一副吃定刘一民的架势,认为只要刘一民能写出好本子,他就能把这些好本子拍成好电影。

    “刘,五天之后奥斯卡正式揭晓,你愿意跟我一起见证这个时刻吗?”

    刘一民点头答应了下来,即使不是为了弗兰克的奥斯卡,也为了尼琪答应给他的赞助。

    当刘一民提出这几天在美国召开读者见面会是为了筹募资金时,弗兰克当即决定为国际文学联合会捐款。

    “刘,你们中国文联是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我看以后国际文学联合会也可以加上艺术这俩字,这样我就可以加入了。”弗兰克开玩笑道。

    刘一民笑道:“我们对于你们这种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可是有要求的,进步分子才可以。”

    “刘,我还不进步吗?”弗兰克笑道。

    “你准备捐多少钱?”

    “我捐八万美元怎么样?”

    “四舍五入,取个整十万,比八万更进步!”

    “行!”弗兰克轻松地说道,《绿皮书》这部电影一旦上映,他自认为能挣不少钱,十万美元对他来说不重要。

    刘一民询问《绿皮书》的进度,弗兰克说道:“只剩下最后一段,这种公路电影拍摄起来简单,场景搭建等并不浪费时间。”

    “今年国际电影节已经举办的差不多了吧?”刘一民说道。

    “戛纳电影节,五月初举行,这项工作我早已经在准备了。许多投资人倾向于在戛纳电影节首映,接着在全球公映。时间是有点紧,但是没事。这些投资人后面能量大,不能白让他们分钱,必须让他们做点事情。”

    弗兰克嘴角露出一丝嘲弄,明知道必须给这些人分钱,但一想到真金白银流到这些人口袋里,弗兰克心都在滴血。

    “你安排,我放心!”刘一民说道。

    两人在咖啡馆里面坐了两个多小时,一切谈论好之后,弗兰克又带着东西到酒店跟大家见了一面,送了每人一包咖啡。

    等弗兰克走后,马识途笑着说道:“这年轻人还挺有礼貌,就是这玩意儿喝不惯。”

    “喝不惯带回去让家里人喝,再不济可以送人。我看他送的咖啡还是好玩意儿。”刘一民说道。

    马识途看了一眼:“这得多少钱?”

    “至少也得五六十美元。”

    “乖乖,咱们出来才给了四百美元,一包咖啡五六十。”汪曾祺说道。

    刘一民走进屋里给何凤山打了一个电话,何凤山得知他们晚上要去见他,曹禹等人也在,挂断电话后激动的让人打扫卫生准备欢迎贵客。

    除了何凤山,刘一民又给《巴黎评论》的乔治打了一个电话,告诉他自己有一篇最新的稿件要交给他。

    乔治听到后高兴地说道:“刘,我明天抵达旧金山。《纸牌屋》为我们《巴黎评论》在全球赢得了口碑,尤其是在英国,无数的英国报纸和读者对这本书大加赞美!”

    “乔治,我上个月过境美国的时候就听说了,夸的人多,骂的人也不少。”

    “骂的基本上都是媒体,许多人认为这部影片在黑化美国民主政治,但两党和背后金主的肮脏交易还用黑吗?两党内部和美国政府内部的问题还用黑吗?即使有夸张的地方,那也是艺术表现手法。”

    乔治现在只关注一件事情,那就是刊登的文章能不能为《巴黎评论》带来销量。《巴黎评论》以前的运营资金靠化缘,杂志销售只能解决一部分,但他现在看到了靠销售资金解决杂志运营难题的希望。

    挂断电话后,曹禹等人来到了刘一民房间,他们都要去何凤山的家里。

    钱锺书拍着刘一民的肩膀说道:“一民,这篇长篇写的好,我看到了一位忘我的大使,一位身处洪流之中,仍然愿意向别人伸出援助之手的大使。”

    “不是写的好,是何大使做得好。”

    刘一民让他们中午再休息一会儿,等时间到了再打车过去。

    刘一民告诉曹禹自己要晚一阵子回国,曹禹说道:“你自己一人在美国注意安全,旧金山小偷不少,昨天我们出去,钱包差点被人给偷了。”

    “行,您放心!”

    下午,刘一民躺在床上拿着美国的报纸阅读了起来。《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上面都在讨论奥斯卡最终的获奖名单。

    《奴隶的救赎》和《野战排》《壮志凌云》是最炙手可热的三部电影,其余的片子都是一些家庭剧情片或者是文艺片。

    接着他在《华盛顿邮报》上看到了关于中国作家代表团访古巴的消息,刘一民和马尔克斯站在古巴革命广场的身影被记者给拍了下来。

    《华盛顿邮报》预测中国和古巴的关系将逐渐升温,古巴准备摆脱苏联转向东方。

    《华盛顿邮报》采用了夸张的词句夸大了中国作家代表团交流的意义,当然,这也是美国报纸采用的惯用手法。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