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司机饶有兴趣地看了刘一民几眼,喃喃自语几句后抬头说道:“中国的作家?”
“你知道?”
“这是今天的报纸,先生,中国是怎么样的一个国家?”
“中国?我的家乡当然是非常漂亮的国家。”
“有钱吗?”
“我们可没石油。”
公交车司机嚷嚷道:“有石油又有什么用,石油还没有水有用处。”
石油价格的暴跌让委内瑞拉人听到石油就本能的烦躁,他们认为生活的不幸全都是因为石油的暴跌造成的。
“即使石油不暴跌,你们政府的债务也多到石油的利润只够偿还利息。”
“是啊,这群官老爷什么都不管。”
“你叫什么名字?”
“尼古拉斯·马杜罗·莫罗斯,一位贫穷的公交车司机。”马杜罗自嘲地说道。
刘一民笑道:“中国有句话叫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今天是公交车司机,以后可不一定是。”
马杜罗摇了摇头,只觉得这名中国人根本无法理解他们:“哼,我们的石油利润全部被美国人给拿走了,他们掠夺了我们的资源。”
“对,就是美国。”
马杜罗看了一眼刘一民:“你也知道?”
“当然知道,全世界人都知道,我们之所以过的不幸运,一大部分都是美国造成的。”
“我敢肯定,你一定是一位伟大的作家!”
马杜罗本是一名公交车司机,后来无意中结识了左翼领袖查韦斯,查韦斯政变被抓后,马杜罗被查韦斯的思想和精神所感染,从此跟随查韦斯左右。
在查韦斯当上总统后,依然是最忠诚的小弟。直到查韦斯去世,马杜罗当上总统,他比查韦斯更贯彻反美政策。
马杜罗让刘一民给他分析一下,为什么石油会暴跌。
“产量多了,就好比你们加拉加斯在海边,鱼比较多,那鱼的价格就便宜。”
八十年代中期,欧佩克国家奉行减产政策,可惜非欧佩克国家大肆增产填补欧佩克留下的市场空白,造成石油价格无法上涨。
于是欧佩克生气了,要死就一起死,于是1985年欧佩克开始增产,石油价格从三十多美元一桶甚至一度掉到几美元一桶。
当然石油价格下降,对于中国这个贫油国来说是大大的利好。
交流了一会儿,马尔克斯带着他们走下了公交车。
马尔克斯好奇地问道:“刘,你怎么跟一个公交车司机都能聊那么久?”
“马尔克斯先生,我已经习惯了。咱们作家主张写作之前要采风,我去过不少地方,采风最主要的是要跟当地人民打成一片,这样才能获得真实的信息。”刘一民颇有心得地说道。
马尔克斯点了点头:“刘,没想到你还是一位很有耐心的作家,对于许多年轻作家而言,他们渴望成名,且往往觉得成名的时间太过漫长。”
几人安静地行走在委内瑞拉的海滩上,望着加勒比海,后面跟着两名安保人员。
马尔克斯提起刘一民在各个国家演讲的故事,等提及美国,他再次骂了起来。
“每一个踏上美国土地的作家,都会被中情局监控。”
“美国人养成了听墙根的毛病,说不定有一天他不止监控名人,他还想监控全世界。”刘一民附和地说道。
钱锺书调侃曹禹:“家宝,你到美国说不定也被监控过。”
“我?听吧!听吧!他们想听什么就听什么!”曹禹毫不在意地说道。
行走了一段时间之后,他们来到一处咖啡馆,马尔克斯邀请他们品尝具有委内瑞拉风味的咖啡。
委内瑞拉人喝咖啡喜欢喝牛奶和白糖混合制成的咖啡,钱锺书和曹禹抿了一口:“委内瑞拉是个美丽的国家。”
“南美洲的景色都非常美丽,阿根廷的大草原,巴西的雨林。但是这样一片美丽的土地上,滋生了屠杀、独裁和各种犯罪。我出生在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的治安已经不好,但哥
第569章 石破天惊,另起炉灶!-->>(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