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68章 邀请加入国际笔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委内瑞拉中央大学学术报告厅内,话题逐渐开始围绕后殖民文学和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展开。

    钱锺书和马识途对马尔克斯1985年的新作《霍乱时期的爱情》和《百年孤独》放在一起对比,论述马尔克斯写作手法的继承与突破。

    马尔克斯听完两人的讲话,笑着说道:“这部是我搜集到真实的故事改编的,很多人说这是一部的伟大的爱情。正因为残缺和折磨才让人懂得爱情的伟大,但这对于爱情双方则是一场苦难。”

    “爱情是什么?爱情是夕阳下的一次对视;是街头猝不及防的相遇;也是大雨下两人在房檐下躲雨时的回眸。一切爱情都以美好启程,大部分爱情则以悲剧结束。

    《霍乱时期的爱情》如果是圆满的结局,我想它不会有如此的生命力。不仅在爱情文学领域是如此,在整个文学领域,往往悲剧式文学更能震撼人心。”刘一民接着马尔克斯的话讲了下去。

    “刘,你说的没错,万先生的《雷雨》也是如此。如果有人写一部喜剧式的能获得文学界的认可,那这个作家的才能一定远在我之上。”马尔克斯赞同地说道:“我如果不是书写苦难和悲剧,我想我在文学界不会有如此成就。”

    秘鲁作家巴尔加斯·略萨看向刘一民:“刘,在马尔克斯先生率领魔幻现实主义文学达到新的境界之时,我们也知道,无数的中国同行正在学习魔幻现实主义,包括你的《宠儿》和《尘埃落定》,你是否认为对于中国作家而言,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下一个文学爆发点?”

    “我不这么认为,作家对于文学表现手法的追捧离不开所在的文学土壤,中国这片文学土壤更喜欢线性叙事的现实主义。当然我并不否认,中国文学里一定会涌现出不少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但魔幻现实主义无法在中国成为主流。”

    刘一民向他们讲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现改革文学、寻根文学、先锋文学等一系列文学流派:“中国此时正处于中西碰撞,多种文学流派共存。”

    刘一民提出了大碰撞和小碰撞的观点,大碰撞指的是国内文学和国外文学的碰撞,小碰撞是国内不同文学流派的作品互相碰撞。

    “这些碰撞对于文学来说,是有利的。真正适合这片土地的文学会留下来,而有一些文学流派注定是文学长河中的一瞬。穿透历史的长河,土生土长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始终将是中国文学主流学派。”

    钱锺书和曹禹看向刘一民,对大碰撞和小碰撞的文学观点十分感兴趣。

    秘鲁作家巴尔加斯·略萨再次问道:“刘,这是不是恰好证明了中国文学的封闭性?”

    “不不不,这证明了中国文学的坚韧性,在主流的文学发展道路上,我们会汲取各种有用的营养。从中国文学倒推,这也正是整个中华文化的坚韧性,我们会吸取外国文化的有用部分来发展中华文化。”刘一民淡淡地说道。

    “对于西方文化而言,中国文化是否有优越的地方?”巴尔加斯·略萨再次追问道。

    刘一民再次说道:“对于西方文化而言,中国文化当然有优越的地方。如:中国人讲究和而不同,兼蓄包容。我认为这对于西方侵略文化更有利于世界走向和平发展。如果整个世界都奉行中华文化,我想这个世界会多一些尊重少一点争端。”

    巴尔加斯·略萨随即讲述了一下自己访问日本的经历,他深入的观察了一下日本的社会,并与日本许多知名文学家进行会谈。

    “日本应该也属于中华文化圈的一部分,但二战证明了它的贪婪。另外我跟日本作家聊天,我感到是那么的割裂。日本的作家彬彬有礼,不像是一个四处侵略国家。我见到了大江健三郎,他是一位优秀的作家。”

    “观日本看中国本身就是错误的视角,中国人讲子不类父,但从来不讲父不类子!日

第568章 邀请加入国际笔会-->>(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