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63章 美媒:不要相信《纸牌屋》的故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就有无数的美西方记者围了上来,领事馆的车没有给采访的机会,直接把他们接到了领事馆。

    经过两个小时的休整,他们将再次乘坐飞机飞往南美。

    领事馆现任总领事赵锡欣热情地在门口迎接他们一行人,不过也没有过多打扰:“万院长,锺书同志,一民同志,代表团的各位同志,大家航行辛苦,可在房间内休息两个小时,之后再乘机飞往南美。”

    “领事同志,打扰了。”曹禹神情疲惫地说道。

    “不客气,这正是我们应该做的工作。”

    赵锡欣送大家前往休息间的时候,故意将脚步落在了刘一民旁边,低声道:“刘一民同志,恭喜你,《纸牌屋》发表了,一经发表,轰动全美,不到一个星期,旋即风靡欧洲。”

    “已经发表了?”

    “刚发表半月有余,现在不少美国人,尤其是年轻人捧着《纸牌屋》津津乐道。也有不少的美国人批评你刻意攻击美西方政体,两相对比,你就是在美国年轻人群体里传播共产主义思想。”赵锡欣让人将一本《巴黎评论》送给了刘一民。

    曹禹和钱锺书好奇地问道:“这是什么?”

    “一民同志在美国新发表的作品,《纸牌屋》揭露了美国政党的黑幕交易以及腐败问题,在美国广受欢迎。”赵锡欣简单解释道。

    赵锡欣的话引起所有代表团成员的好奇,李凖、汪曾琦、马识途等人恨不得现在就看,可惜大部分都不懂英文。

    钱锺书准备翻阅,刘一民说道:“到飞机上有的是时间,您还是休息一下吧。”

    “锺书,一民说的有道理,咱们还是休息一会儿。”曹禹心里好奇,但他同意刘一民的说法。他们两人都上了年纪,休息不好,时常感觉心脏在突突跳。

    钱锺书笑道:“我先翻一翻,心里好奇,更睡不着。翻阅半个小时,休息一个半小时,足矣!”

    刘一民只能将《巴黎评论》递给钱锺书,他一个人走进房间翻阅了起来。

    曹禹看向其余人:“同志们,赶紧休息,你们虽然年轻,但也并不是铁打的。”

    “万院长,那我们去休息了。”汪曾琦立即开口说道。

    刘一民走进房间,躺了不到十分钟就进入了梦乡,一个半小时后,他们被领事馆的工作人员喊醒,睡一会儿,大家的精神状态好了许多。

    等钱锺书从房间里出来,刘一民看到他眼睛密布血丝,下意识问道:“您不会没睡吧?”

    “没睡!我这个年纪哪能睡得着啊,看着看着时间就到了。一民,先不讲内容,你这个英语写作水平进步蛮大啊,现在都不需要使用翻译了。我这个翻译,算是失业喽!”钱锺书啧啧称奇。

    领事馆的同志给大家准备好了便餐,这时一名带着眼镜的中年男人匆匆赶来,他正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在美国的工作人员赵忠南。

    赵忠南站在大家面前做了一个自我介绍:“万院长,钱教授、刘教授,诸位同志,此行还希望大家多多帮忙。”

    曹禹指了指座位:“忠南同志,吃过饭没有?”

    “已经吃过了!”

    “吃过了?好好坐下休息会儿,一会儿咱们就出发。”

    吃完饭,一群人赶往机场,到了路上,钱锺书让使馆的车停了一下,到旁边买了几份美国人的报纸。

    等到了飞机上,钱锺书不断地寻找着报纸上的新闻,赵忠南好奇地问道:“钱教授,您在寻找什么?”

    “我在看看美国人关于一民所写的《纸牌屋》的评价。”

    赵忠南笑道:“您问我就行,我最近几个月都在美国,美国文学界发生的事情,我再清楚不过。”

    “忠南同志,麻烦你给我们讲一讲。”曹禹好奇地问道。

    赵忠南娴熟地拿出自己的笔记本:“这篇作品发表以来立即引发了美国报纸的讨论高潮。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种是赞同,认为美国人应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政治体制。主要有《时代周刊》、《今日美国》、《丹佛邮报》等报纸。

    第二种,则是认为《纸牌屋》夸大了美国政治的黑暗,里面的故事容易让美国人怀疑自身的民主价值。尤其是《华盛顿邮报》号召美国人不要相信本书里的任何一处细节。过度相信本书的人,很容易被代入反英雄主义情节,这对美国的发展是不利的

第563章 美媒:不要相信《纸牌屋》的故事-->>(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