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48章 我们唱着东方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宋将J,别来无恙,感谢您的邀请。”

    “哈哈哈,大家都往里面走,感谢你们愿意过来看我这个老头子。家乡来人,我心甚喜。”

    走进公寓,宋希濂热情地让人给他们端来水果和茶,询问他们这次成果如何。

    刘一民说道:“这次成果很不错,预计电影在美国的票房能够达到两千万美元。”

    “两千万?已经很不错了。焦晃同志,黄祖默导演,你们拍的很好,让我们这些异国他乡之人,也能感受到中国文化时刻在我们身边。”

    “宋老,您过奖了,都是一民同志写得好,指挥的好,没有他的指挥,这电影我们是拍不出来的。”黄祖默客气地说道。

    中午大家就在宋希濂的家中吃饭,保姆也是从中国来的,会做地道的中国菜。

    黄祖默和焦晃一听到中国菜眼神都亮了,他们在中途也会时不时去中餐馆吃饭,但是中餐馆的菜他们基本上都没吃到正宗的。

    宋希濂是湘省人,保姆做的也是湘省菜,只不过辣度没有那么高。

    听到几人就馋这一嘴,宋希濂让保姆给他做一份稍微清淡的菜,其余的全部做成正宗的湘菜。

    “小黄和小焦能吃辣吗?”

    黄祖默和焦晃赶紧说道:“能吃点辣。我们两个久在沪市,但祖籍一个冀省一个皖省。”

    “还是稍微少点辣吧。”刘一民笑着冲保姆说道。

    宋希濂谈到老兵回乡,盛赞东南亚成立的老兵返乡基金会,岛上许多人给他写信,这个基金会在岛上帮助了不少生活贫困的老兵。

    有的老兵老了没有办法回乡,基金会还会帮助他们通信,寄东西联系亲人。

    “一民,说实话,我的内心很担心,新中国成立都快四十年了,我们这老一辈人真的想看到统一。”宋希濂说到这里,愤怒地用拐杖敲击地面:“这权力就那么难以放弃吗?听说蒋大身体也不好,我真为以后的发展担忧。”

    “您也别太担心,历史大势在我,不在岛。我们要去分析GMD的本色,自从民革这部分人离开后,GMD的精华一部分相当于离开了。本身就是一个极为FD的D,这里面有太多崇洋媚外之人,某些事,非一人所能改变。

    但从历史大势看,统一是必然趋势。到了那时候,就算是再不情愿的人,也得高唱东方红。”刘一民自信地说道。

    有一句话刘一民没说出来,功德林里那么多的顽固分子,最后不都是唱着东方红出来的。

    “总归早点是好,我真想看到这一天。”宋希濂说道。

    “对,我们都在努力!”

    宋希濂叹了一口气,前阵子白崇禧的儿子白先勇过来看他,提及了回到大陆的事情。

    “先勇有点疑虑,不过《血战台儿庄》播放之后,他的姐姐先慧就坚定了回国的信心,去年偷偷回到大陆,在桂省住了一阵子。

    先勇告诉我,他的姐姐正动员他回国。一民,不知道你是否知道,白先勇也是个作家。我们老了,这些子弟是一个可以争取的对象。他是作家,影响力也大。”

    “他现在还有疑虑?”

    “有点。”

    “那我回国之后,以我的名义向他发出邀请,我想他会放心不少。”刘一民说道。

    宋希濂高兴地说道:“这样啊,那你们可以好好交流一下。老一辈的接力棒,就交到你们年轻人的身上了。先勇告诉我,你现在在岛上很有名啊。书籍的销量风靡全岛,颇有一种秋风扫落叶,将岛上的作家打得毫无招架之力。”

    “白先生夸张了,不过能得到岛上那么多同胞的喜欢,我还是非常开心,自觉是在文化交流上做了一点贡献。”

    刘一民看到保姆将饭菜做好,立即起身去帮忙端菜,黄祖默和焦晃三人随即起身。

    闻着肉和辣椒混合的香味,刘一民冲保姆说道:“多谢多谢,我闻着肉香都流口水。”

    “刘教授说笑了,这点手艺跟国内的灶头师傅不能比。”

    等饭菜上齐,宋希濂让大家不必拘谨。刘一民看黄祖默和焦晃没动筷,笑着拿起了筷子。

    宋希濂一边吃,一边对桌子上的菜做着点评。吃的差不多了,刘一民询问宋希濂,有没有听说过一件事。

    “什么事?”

    “当年德国纳粹关押鱿太人,一名中国驻奥地利的外交官发放签证,帮助成千上万的鱿太人离开奥地利来到中国,又从沪市去往纽约等地。”刘一民说道。

    宋希濂皱着眉头,他疑惑地问道:“还有这事儿?我对军事比较关注,当时的外交不怎么关注,尤其是欧洲奥地利这种事情。”

    “我也是听人讲的,有一次来到美国,一位路人讲的,只听他说这位外交官后来定居美国了。”

    “你是想找到他,把这件事情写出来?”宋希濂一下子明白了刘一民的用意。

    “是啊,您也知道,在西方有意识的对中国污蔑之下,西方民众对于中国是带着偏见的。想要破除偏见,

第548章 我们唱着东方红-->>(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