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41章 刘一民电影年(求月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今天乖不乖?”

    “乖!”刘雨扬起眉毛用力地说道。

    “得,看你这样子就知道没少调皮。”

    刘一民将刘雨放下,又将刘林抱起,努力做到不厚此薄彼。

    在客厅里玩了一会儿,刘一民到书房给家里写了封信,冲着客厅喊道:“霖霖,要给爸妈寄东西吗?我刚好要给家里写信。”

    朱霖走了进来,后面跟着两个保镖:“刚到十二月的时候寄过一次,刘老师,你给家里写什么信?”

    “顺便写的,主要是给兰勇写封信。这次去前线,看到了很多伤残军人,一时接受不了,内心烦闷,甚至还有轻生的念头。我想请兰勇到电台做一期节目,鼓励一下这些战士。

    这也到了年关,正是瓜子畅销的时候,也能做个广告。”刘一民说道。

    “这样啊,行,那你写吧,我给他们两个洗澡去。”朱霖转身走了出去。

    刘一民简单地向李兰勇陈述了一下事情经过,刘一民相信他看到后一定会来。

    写完信后,刘一民没有继续写东西,今天开了一天会够累了。

    晚上清清爽爽地睡了一夜,第二天起来精神已完全恢复。回到燕大,昨天参会的研究生纷纷向刘一民告别,目前研究告一段落,他们在这儿也没什么事儿了,准备回去忙毕业论文。

    “好,论文里有什么不会的,你们可以随时来找我。”

    “谢谢刘教授。”

    等这群人一散,文研所空间顿时宽松了不少。刘一民上午找个时间,给前来受训的老师讲了一个上午的课,算是将前阵子缺的课给补上了。

    第二批人多,也有不少能专心做学术的人,刘一民将三十人的学习能力和性格简单的做了一个总结。

    等到人群散去,戴锦化走过来说道:“刘老师,你现在讲课水平真是突飞猛进,当年你试讲的时候我还听过,现在游刃有余多了。”

    “怎么?我以前不游刃有余?”刘一民笑着问道。

    “哈哈哈,现在更游刃有余。”

    刘一民说道:“你就不要叫我老师了,听着怪怪的,你叫我一民吧!”

    “别,我得跟大家一样。要不然该说,咱俩是老同学,我是走后门进来的。”

    “随你吧!”

    刘一民这边挺悠闲,但另一边穆青就没那么闲了,穆青拿着刘一民的报告在中海待了半天,这份报告从这个办公室送到那个办公室。

    等到了中午还没结束,下午继续汇报。

    首长们看到都觉得很有见地,有人觉得应该往内参发表,但最终还是没有发表,而是只给相关领导传阅。

    傍晚,穆青打电话告诉了刘一民这件事儿,但是没说接下来的研究经费。

    穆青觉得这得专项经费支出,不能从新华社现有的经费里面批。

    “一民,另外人才联培的事情,接下来咱们详细的聊,慢慢来!”

    “行,您放心,我随时听招呼。”

    “但是那个什么穆青人才培养计划就算了,我想了想还是不合适。”

    刘一民抿嘴一笑没有再坚持:“那行,具体名字也再商量。”

    下班后,刘一民先去了八一电影厂。八一厂内,《绣春刀》和《南侨赤子》两个剧组都已经收工。

    刘一民过来是想看看他们剪得怎么样了,这是目前国内最受期待的两部电影了。

    刘佩然看到刘一民,高兴地把嘴咧到耳后跟,抱着刘一民的同时,死死地抓住他的肩膀:“一民,发财了,发财了呀!”

    “《忠犬八公》在港澳和东南亚卖的好?”

    “卖的特别好,目前光香江票房就有一千多万港币,东南亚票房达到了一千三百万美元,《联合早报》等报纸都认为这部电影非常优秀,是近年来我国在国际电影市场上为数不多的经典之作。

    文章还认为,我们国内电影拍摄风格正在与国际接轨,对欧美票房进行了大胆地预测,预测不少于四千万美元。”

    刘佩然这阵子高兴坏了,但见不到刘一民,总觉得自

第541章 刘一民电影年(求月票)-->>(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