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40章 新华社人才联培计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研所签订了一个研究课题,是关于新华社在海外建设和国际传播的课题,经过一年的研究,文研所顺利结项,现在请文研所的刘一民教授给大家对课题进行讲解。”

    穆青说完,率先带头鼓掌。刘一民站起来详细的介绍了一下项目,接着坐下开始跟大家讲解。

    “新华社的同志们,我代表文研所课题组向大家汇报,如果有疑问,大家可以随时打断。

    本次课题历时近一年,文研所总共投入十二人开展研究,前后搜集国内外报纸资料千余份,阶段论文十余份,一篇结题论文和一篇结题报告。

    大家先请看结题报告,我给大家详细的讲一讲。”刘一民将结题报告翻开。

    在讲的时候,刘一民时不时地要回答各种提问。穆青优哉游哉地靠在椅子上,一边听大家讨论,一边记着要点。

    “刘教授,我们不比资本主义国家的媒体,我们不能讲话不负责任,要注意形象。资本主义媒体是民营性质的,他们讲话不用官方背书,不会损害官方信誉。”

    刘一民在报告上写,媒体遇到事情不能回避,要针锋相对进行回击。对方死缠烂打,我们也要死缠烂打,以彼之道还治彼身。

    “同志们,大家还是不了解,这是没有硝烟的战争。大家都知道宋襄公,他是仁义了,最后呢,只给历史留下了笑话。”

    “一民同志,宋襄公仁义之败,非宋襄公之错,也非仁义之过,怪就怪大家不讲仁义。”

    “所以,我们要跟仁义者讲仁义,跟不仁者讲不仁。”刘一民立即说道。

    见对方还想说,刘一民赶紧说道:“副社长同志,要知道西方并不是所有的媒体都是私人的。英国的BBC是公营,美国的VOA(美国之音)是新闻署下面的。

    这些媒体,在本国或者是西方事务的报道中给人以公正之感,但是对待别的国家,可是泼尽了脏水。

    一些媒体对于国内事务,往往是‘小骂大帮忙’,实际上也是政府的‘嘴’。只不过咱们明确提出了,媒体就是D和政府、人民的喉舌。

    另外,资本主义国家对于社会主义的态度是有共识的,我们不能放不下架子。对内,我们要履行媒体职责,对外我们要成为锋利的剑。被他们搅混的水,我们要努力搅清,搅不清就直接把浑水往对方身上引!

    这话可能不那么的学术,但现实本身就不是‘学术’!”

    刘一民其实理解大部分人的想法,他们的新闻理念早已形成,大部分人对于新闻有一种使命感。另外重要的是,没跟外国人打过这种仗啊。

    在内论战的时候没怕过,但一想到要出去,难免心虚气短。

    穆青见争论有点激烈,出言说道:“同志们,一民同志刚才的话听着可能刺耳,实际上正是如此。我们不是什么时候,遇到的都是一群规规矩矩的对手。就像作战,只要能杀掉敌人,哪怕是石头、锄头都是好武器。”

    刘一民从对外传播的制度建设、通讯社建设、人才建设、斗争手段等各个角度分别给出了建议。

    要完善新华社在国外的消息渠道,加强同国外报纸合作,培养一批善于在国际上做新闻工作的年轻人。

    “我们去的记者去国外培训,要学真本事,我研究过相关培训,他们净讲什么——‘客观、公正、民主、自由’新闻观,他们却不讲自己是怎么操作新闻的,尤其是涉外新闻。咱们学这些有什么用呢?”

    “一民同志,你这样讲,那赴外培训没有用,那怎么办?难道去你们文研所培训吗?”有人觉得刘一民说话太过刺耳。

    “这是个好想法,如果可以的话,我们文研所真的很乐意。”

    刘一民此话一出,对方顿时语塞,一时间会议室火药味甚浓。文研所的几个研究生瑟瑟发抖,心里暗道这是新闻社请文研所做课题,人家是甲方!

    穆青嘴角一丝苦笑转瞬即逝,平静地说道:“同志们,这是学术会议,咱们要就研究内容进行讨论。争论是正常的,但同志们也要认清楚严峻的形势,如果大家到青年人中走一走,看一看,就会发现,我们现在的工作做的多么不到位。”

    “老穆,我们也不能总是揽责任,我们和美西方存在客观上的经济差距,这不是我们新闻工作者可以改变的。”

    “是啊,客观上存在差距,但是我们要起到鼓舞、团结的作用。刘教授做的不错,《青年夜话》深入到青年群体之中。这一点上,我们是要向文研所学习。

    客观存在的差距是理由,但不能成为借口。”穆青趁此机会对新闻队伍里面存在的不良风气,或者是看到差距后气馁的风气进行敲打。

    会议开到中午内容都没有讲完,穆青自掏腰包带着刘一民他们出去吃饭。

    在吃饭的间隙,穆青放下架子,跟这些研究生好好的进行交流,询问他们年轻人的想法,以及对即将从事新闻工作的看法。

    “穆社长问大家,大家放轻松,什么话都可以

第540章 新华社人才联培计划-->>(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