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
前面这处阵地属于47军417团,去的路上有战士在道路两旁举着旗子执勤,也有人在两边山头警戒。
车子停到阵地后面,417团的人在山下等着他们。
“首长,刘教授,我是417团政委,团长正在上面指挥战斗。”
“战斗?”
“抓舌头,团长在观察哨里,要是小队遇到追兵,我们得帮他们压制住追兵。”
“看来我们来的正是时候,一民,走咱们上去看看。”
战士们将物资抬到阵地后面的临时仓库里,刘一民和魏巍快速走进战壕,顺着交通壕走到观察哨的位置。
哨位上方是水泥顶,水泥顶上面有草做伪装,417团团长身披军大衣,正在通过战壕潜望镜观察着对面的一举一动。
政委给他们两人各递来一个望远镜,通过政委的指导,刘一民很快通过望远镜看到了正在执行任务的战士。
五六个人的小队正在往回撤,两名战士架着一个俘虏,对方不肯走,其中一名战士疯狂地击打着对方的脑袋,打得晕晕乎乎的,扛着就往回跑。
对面发现后,急忙派人追。团长大声地喊道:“重机,重机火力掩护。迫击炮打几个弹幕,掩护撤退。高机冲敌人阵地开火,压制他们火力。”
阵地上枪炮齐发,固定阵地上都配备有高射机枪,本来是用来防空的,但双方都不出动空军,谁都用不上。
普通步枪打不到,高射机枪、重机枪、迫击炮成为最重要的手段。
等到战士们安全撤回,团长才松了一口气:“首长,一民同志,不好意思,怠慢你们两位了。”
“团长同志,很精彩,很精彩!”魏巍笑着说道。
“走,我们一起去看看抓回来的舌头。”
走到最靠前的战壕,越军舌头已经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微弱的气息证明他还活着。
捕俘队的战士兴奋地讨论着刚才的紧张一幕:“妈的,这小子骨头还挺硬,我当时什么都不管了,打死这屌草的,我手都打疼了。”
又有战士跑过来给抓来的舌头喂水,说着让他放松之类的话,喂完水后:“你听话多好了,不听话凭白挨了这么多拳。告诉我们你的姓名职务.”
这家伙此时眼冒金星,支支吾吾的说不出来话。
等刘一民他们走过来后,战士们立即起身敬礼。
“大家辛苦了,这是燕京军区政治部的魏巍同志,这是刘一民同志,刘教授,想必大家都认识。”
战士们鼓掌欢迎,刘一民和魏巍一一和大家握手。
过了约半个小时,被俘虏的越军才开始交代消息,等交代完毕,直接被人押送到后方医院治疗,之后再关进俘虏营。
417团团长带着他们逛了一下阵地:“我们417团是拥有光荣历史的部队,我们号称‘夜老虎团’,敌人要跟我们夜战,那真是出门遇到祖师爷!”
“刘团,我来的路上看到有一处营地,几十名战士们正在进行紧张地训练,并不是27军的,他们是?”
417团团长也姓刘,他见旁边没有其他人说道:“前面有个167高地,被越南人占了,我们组建了一个黑豹突击队,准备在过年前夺回来。”
“我们能去看看他们吗?”刘一民问道。
“可以,今天他们有训练任务,明天吧!”
辛柏林炮侦雷达阵地遭遇袭击之后,前线各部队在上级的命令下,开始组建侦查小队,前出攻击,这是许多特种部队的前身。
他们带来的27军235团的战士,在阵地上向老兵们请教战场的战斗方式和注意事项。
魏巍决定晚上不回去,就睡在阵地上了。此时的文山并不是很冷,但晚上温差大。考虑到魏巍的年龄,大家并不愿意他呆在这里,但魏巍下定决心,谁都劝不了。
好在他们车上有御寒的大衣,晚上睡在坑道里面也不至于太冷。
坑道内,魏巍跟刘一民讨论着阵地上的所见所闻,也跟战士们讲燕京。
刘一民和魏巍及随行的战士单独住一个坑道掩体,煤油灯下,刘一民掏出笔记本,本来要睡着的魏巍立即醒来。
外面的枪炮声安静入睡,刘一民的写作声震耳欲聋。
“一民,你在写什么呢?”
“上次在总政部开会,总政部领导询问我能不能再写点昂扬的军歌,我这段时间有点思路了,想记下来。”
“是吗?是四十周年剧本研讨会吗?”
“对!”
“剧本的事儿我听说了,我可支持你!”
“谢谢您。”
“我看看你写的什么?”魏巍凑了过来,念道:“《中国军魂》?有意思。‘如果祖国遭受到侵犯,热血男儿当自强,喝干这碗家乡的酒,壮士一去不复返’一民,你这名字起的不错,军魂,一支军队必须有自己的灵魂才对。
有了灵魂的军队,才有一往无前的能力。我们的部队就有灵魂,听D指挥,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