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小学毕业要认识多少字,是四千还是三千等等。
这些都非常繁琐,不是拍屁股就能决定。看起来学生到毕业认识多少字跟大纲无关,只跟学生的学习好坏有关,实际上正是这些决定了课文的难易程度。
“同志们,今天会议就到这里,辛苦大家了。大家的发言都已经被记录,我们明天先制定总纲,接着制定总纲下的各个分块。”
听到这话,会场众人松了一口气,疲惫的感叹声此起彼伏。整个大楼就剩语文编写组了,相比其它的编写组,语文编写组的任务着实重,涉及太多思想问题。
刘一民揉了揉背,夹着笔记起身准备出去,叶圣陶冲刘一民摆了摆手,示意他等会儿,袁微子也并没有动。
等所有人走完,叶圣陶拄着拐着起来说道:“一民,咱们一起去吃个饭,这时候家里面的饭也凉了。”
“这里离丰泽园不远,咱们去那里吃吧。”刘一民主动说道。
袁微子双手放在腰上,不断地左右晃着上身:“一民同志,早就听说你在丰泽园很有面子,去吃饭非但不用掏钱,走的时候还得提一兜,今天沾沾你的光。”
刘一民赶紧摆手说道:“袁主任,这可不敢瞎说。丰泽园是对不用掏钱,可我从来没往家里兜啊,这是哪个歪嘴和尚传的,简直是故意恶心我呐!”
“哦?哈哈哈,看来世上无聊的人太多了。”袁微子哈哈一笑。
叶圣陶说道:“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他们只听过免费,将自己的德行想象成一民同志喽。”
“叶老说了一句公道话,实际上丰泽园和全聚德对我免费后,非大事不去,总吃白食终归不太舒服。”刘一民扶着叶圣陶走出了会议室。
叶圣陶说道:“那今天我就去享受一下吃白食的待遇。”
三人来到丰泽园,点了三个菜一个汤,坐下讲起教材的事情。
叶圣陶和袁微子讲了许多没有在会议室讲的内容,最后袁微子正式邀请刘一民加入人教社的语文教材编辑室。
“叶老上次说了,我们迟迟没有行动,就是想等评定委员会成立以后,另外新版的教材也在修订,一民同志到时候可以参与审核和推荐文章。”袁微子露出了征询的目光。
十年之后,教材更新,但是原先的太过混乱,经常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修订。
刘一民说道:“我没有问题。”
“好,来咱们以茶代酒,碰一个。”袁微子提起了手中的茶杯。
叶圣陶跟刘一民聊了聊《一个人的朝圣》,认为这本书对他的触动很大。
“一部轻松又沉重的文学作品,不用炫技的写作手法,用朴实的语言来写,让读者做到爱不释手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从旅程中回忆往昔,是一个非常好的故事手法。另外我看了你推荐的《平凡的世界》,也是很不错的一本书。
你们让现实主义文学式微的时候,仍能爆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叶老,无论何种手法,都是讲故事罢了,最重要的是将故事讲清楚。”
“讲清楚,多少人都讲不清楚自己写的故事,三个字,何其难呐。我们的大纲也是要讲清楚,教科书什么可以收录,什么不能收录。”袁微子说道。
三人在丰泽园聊了两个小时,才结束了谈话。回到四合院,已经是将近十一点了。
杨秀云看着刘一民疲惫的表情,心疼地说道:“这开会时间也太长了。”
“娘,没事,我们出去吃了一个饭,会八点就结束了。”
朱霖在书房里看书,听到刘一民回来的声音,快速走了出来:“刘老师,累坏了吧,赶紧冲个热水澡。”
“行。娘,明天一早,我送您到燕京火车站。”
“你要是累,我自个去车站。这也没多远,火车站我知道是哪儿。”
“放心吧,五点半准能醒,我这哪儿到哪儿啊!”
刘一民给杨秀云买的票是凌晨六点的车次,这样的话,她到汝县火车站是中午,家里人接也好接。
刘一民洗了一个热水澡,躺在床上五分钟就睡了过去。开会身体不累,但是心累。
朱霖察觉到刘一民睡着,又揉了一会儿刘一民的颈椎才躺下睡觉。等到了五点,朱霖准时起床给杨秀云煮点鸡蛋,让她路上拿着吃。
走到院子里,她看到厨房的灯开着,窗户往外冒着热气。等朱霖走进厨房,看到杨秀云正在忙活。
饭菜已经做好,烙了几张饼,锅台上的蒸笼冒着热气,里面是蒸好白面馍。
“妈,你啥时候起来了?”朱霖扶着门框问道。
杨秀云揉了揉眼眶,刚才蒸笼的热气吹进她的眼眶里了:“我也刚起来,睡不着,想着再给你们做点吃的。”
朱霖看了一下蒸笼:“这馍都快蒸熟了,您没怎么睡吧?”
“睡了睡了,人老了,睡的轻。况且我到了火车上还能睡,正好,睡一觉到家了
第255章 中小学教材评定大会闭幕-->>(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