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点葡萄糖之类的补充下体力。”刘一民建议道。
“行,明天我就向院里申请一下。另外音响的问题,我问一下技术,看能不能升级一下。说实话,人艺整个音响都该升级一下,国外大剧场,那音响,我到哪儿一听,羡慕的心里直痒痒。”夏淳笑着说道。
刘一民说道:“夏导,咱们也会有的。山尊导演呢?”
这部话剧是由欧阳山尊和夏淳一起导演的,但进来后就没看到欧阳山尊。
“山尊啊,在排练《邓稼先》,他说我在这儿陪你看就行了。”
“我去另外一个排练厅看看他们排的怎么样!”刘一民说道。
“行,你去吧。”
刘一民走后,夏淳又到台上,跟演员们交流表演细节去了。
刘一民推开第二排练厅的门,远远地看了一会儿排练。
欧阳山尊坐在台下,朱霖在台上不断地纠正着演员的动作。看他们排练的正起劲儿,刘一民也就没有打扰。
“怎么不进去?”于是之路过时笑着问道。
刘一民关上了排练厅的门:“算了,不去打扰了,于院,您这是?”
“我?这不是要国庆了嘛,院里给职工发点东西,后勤拿了几个方案,我看看哪种合适。”于是之笑着说道。
刘一民打趣道:“是哪种合适还是哪种最便宜啊?”
“哈哈哈,得又便宜又好才行,怎么?以前发的东西你不满意?”于是之问道。
“还行,朱霖带回去的酱油、醋啥的反正吃不完。”
“我跟你说,过日子还是这些东西划算。”于是之苦口婆心地说道。
刘一民意味深长地“嗯”了一声,于是之老脸一红:“咱们人艺,比不得你们燕大财大气粗嘛!”
刘一民去跟曹禹打了一声招呼,就回到四合院忙去了。明天就是教育部的中小学教材评定大会了,他将自己的建议最后再完善完善。
9月22日,刘一民吃完饭回到卧室穿戴整齐,杨秀云拍了拍刘一民肩膀上,将一根头发给拍掉:“赶紧去吧,你是咱老刘家的代表。”
“娘,那我走了。”刘一民摸了摸抱着他大腿的刘雨和刘林。
杨秀云将他们两人抱走,生怕两人将刘一民的衣服给蹭脏了。
“刘老师,路上慢点。”朱霖笑着说道。
早上7点半,刘一民抵达教育部。他觉得他已经来得够早了,抵达的时候发现教育部外面已经聚满了人群。
两百多个代表,至少到了一半。教育部的工作人员赶紧招呼大家往里面走,并告诉大家今天有哪些中央首长要过来参加会议,大家要注意会场纪律。
刘一民跟几位燕大教授打了一个招呼,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坐在第二排靠中间的位置。
8点半会议正式开始,期间刘一民翻看着桌子上的会议资料,上面详细地写着这次开会的目的。
上午的会议是大会,主要就是听各级领导发言,之后分组会议才是重头戏。
“同志们,大家上午好。我是何东长,欢迎大家来到教育部,和国家一起讨论中小学教材的相关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都在改革,我们教育界也得跟上。教材呢,又是重中之重,是教育的主心骨,是国家、老师、学生相互连接的纽带
我们要把‘一纲一本’的制度,转变为‘一纲多本’,一个大纲之下,地方发挥自主权,部里手握决定权。”
何东长讲完之后,是中央级别的领导讲话,其中有负责国内思想工作的主管领导HQM,也有其他的中央领导。
讲话完毕后,何东长再次宣布“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正式成立,今天下午开始,各科目委员举办分科目小组会议,制定教科书大纲。”
会场掌声一片,上午会议正式结束。教育部食堂和招待所准备的有午饭和住宿,不过刘一民还是回到四合院吃去了。
下午的会议三点开始,他有的是时间,吃完饭还能在家睡一会儿。
三点,语文小组讨论会议正式开始。语文是主要教材,参与讨论的委员比其它科目都多,总共有二十人。
这些人有教育方面的专家,也有小学和中学的老师,还有像刘一民这样的大学教授,他旁边坐着的是北师大的教授高慧颖,从事小学教育研究,另外一位是金陵师范大学附小的老师。
叶圣陶老爷子作为顾问,坐在旁边参与讨论。
“各位语文教育审查委员,大家好,咱们今天正式就语文教材大纲进行讨论,各位委员可以按照顺序进行发言。可分别对中学教材、小学教材进行建议。”
话音落下,各位代表按照顺序开始发言。
“刘教授,您怎么想的?”北师大教授高慧颖低头问道。
刘一民低声说道:“我的建议不多,第一要贯彻爱国主义、培养民族自信心;第二、教材要严谨,选题和内容都要值得起推敲。”
ps:今日一更,明日绝对补上。因为要上推荐,编辑给的优化推荐效果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