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94章 新加坡国立大学荣誉博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尾。”余光中没有接话而是看向了刘一民。

    刘一民又花了半个小时,把这篇文章给写了一个结尾。

    【两岸的华人团结起来让数百万母亲和他们的子女团聚,全世界的华人团结起来让骨肉分离的悲剧就此结束!】

    文章写的如此之快,让三毛在坐车离开之前将文章给看了一遍。

    “一民,我期待着!”三毛向大家挥手告别。

    刘一民将文章交给林仁君,林仁君看到上面的十个签名脸色严肃了起来:“一民,你没有拿枪逼着他们签字吧?”

    “林大记者,你放心,完全遵循自愿原则。”刘一民说道。

    “我明白了!”林仁君拿着文章回到了《联合早报》的编辑部。

    晚上,大陆作家代表团送李敖等人离开,李敖抱着刘一民依依惜别。

    “刘教授,你年纪轻轻,无论是文学造诣还是眼光格局都远超于我,我会继续向您学习。”

    李敖拍了拍刘一民的后背,又低声说道:“难得啊,你让我们的马屁诗人又硬了一次,快六十岁的人了,早就不中用了,你比回春堂的大夫还灵。”

    对于李敖的比喻,刘一民没说话,只是说让他回去做一些真正对民族有利的事情。

    余光中挥了挥手说道:“朋友们,咱们有机会再见。”

    送走他们,整个酒店就剩下大陆代表团了。

    谁都没有想到,在文艺训练营结束之际,再次出现了重磅新闻。《联合早报》这几日靠着文艺训练营的作家在东南亚报纸市场大杀四方,销量一骑绝尘。

    当刘一民他们坐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学术报告厅时,与会所有人都拿着今日的《联合早报》。

    所谓的学术交流早已被抛之脑后,都在提问刘一民写的文章。

    “刘教授,我是一名华人,我想问您,您是如何做到让岛上代表团在上面签署了自己的名字?”

    “这不是我的功劳,这是血脉深处的悸动,我们的心在同一时间跳动。”刘一民说道。

    “刘,我是印度人,我想问问,你这次来是带着政治目的吗?”

    刘一民看着这位印度学生说道:“没有,你是印度人,你可能不太懂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懂中国人的乡愁。”

    “我怎么不懂,刘教授,你这是看不起印度人!”

    “那你懂了,就不必问我了。”刘一民毫不客气地说道。

    台下的韩国学生给刘一民来了“当头一棒”:“我们大韩民国的人最有家国情怀,我们也渴望南北归一。”

    “哦,那真是祝贺你们啊!”刘一民淡淡地说道。

    台下学生提问声此起彼伏,大陆作家代表团一一做出回应,久而久之不少国立大学的教授也参与其中,探讨两岸的未来。

    上午十一点半交流会才结束,比预计的时间延长了将近一个小时。

    刘一民刚走下后台,国立新加坡大学校长过来跟他握手,向刘一民表达他的敬意:

    “刘教授,你的文章和人品实在是令我们敬佩。我相信你的努力不会白费,有朝一日事情成功,你的名字在这段历史的长河里,必将熠熠生辉。”

    校长林彬身穿白色衬衣,头发微白,听声音像是一位二代华侨,没有老一代华侨发音正宗。

    “校长,我们代表团的同志们都做了不少的努力,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刘一民笑着说道。

    校长林彬再次说道:“我们评估了您的学识才华,刚才由我提议,校委会全票通过,决定授予您荣誉博士学位。”

    刘一民一时间没反应过来,一般授予荣誉博士学位可是提前通知的。

    “林校长,你们这决定挺仓促啊!”姚雪垠打趣道。

    “刘教授今天写的文章,让我看完都有一种身为炎黄子孙的使命感,能给刘一民教授颁发荣誉博士学位,是我们国大的骄傲。”

    刘一民说道:“我们明天就要离开新加坡。”

    “我们今天下午就举行怎么样?”

    “您这是打了我一个措手不及啊,可以是可以,只不过发言要是不精彩,您可别怪我。”刘一民开玩笑道。

    “刘教授,您站那儿不用发言,你的作品会为你说话。”林彬见刘一民同意,立即让人去安排典礼了。

    刘一民他们没有再回酒店,就在新加坡国立大学附近吃了,校长林彬和国大中文系系主任作陪。

    国大中文系表达了想跟燕大中文系合作的愿望,希望有时间可以邀请燕大中文系的教授来国大讲学。

    “这还得看燕大安排,国内中文系的教授很忙,很多在欧美辗转讲学,不一定有老师能过来。”

    林彬说道:“咱们中国人说有志者事竟成,我相信未来一定能合作成功。”

    下午两点,新加坡国立大学荣誉博士颁奖典礼正式开始。典礼还在今天的报告厅举办,现在已经是红毯铺地,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色。

    “一民燕大博士还没毕业,倒是先成了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博士。”蒋子龙低声笑道。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