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天C反一人的刘教授。
红毯两旁的宾客争相冲刘一民握手,记者照片拍个不停。
刘一民坐在最前面的位置,林日华和陈立人等人都参加了这个盛典。
“刘教授,这是林绍良林董!”林日华带着一名穿着西装的老人走到刘一民旁边说道。
林绍良身穿蓝色西装,身材发福,头发几乎秃完了,不过整张脸看起来很有威严。
刘一民起身说道:“林董好。”
“刘教授,您好,我在印尼就听到你的名字了,我觉得必须得来跟您见见面,我这个人身上的铜臭气多了,我来沾沾文化气。”林绍良自我调侃道。
刘一民感谢了几句,林绍良说道:“《南侨赤子》写的很好,您先领奖,咱们一会儿再聊。”
八点半,颁奖晚会正式开始。颁奖人是李炯才,这个人早先是《南洋商报》的记者,参加过万隆亚-非会议,还见过老人家。
65年出任新加坡文化部行政长官,平时也喜欢写。
“本届金狮文学奖获奖作家是刘一民。刘一民教授自写作以来,为在全世界传播华人文学,提高华人文学地位做出重要贡献。他获得过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意大利诺尼诺文学奖、美国的国家图书奖。
他关注中国历史脉络、中国时代命运、环境保护、文物保护和世界人类命运、他是当之无愧的金狮文学奖获奖作家。希望刘教授再接再厉,继续为华人文学做出更大的贡献!”
李炯才声音落下,刘一民起身朝着观众席挥舞双手,在掌声中沿着红地毯朝上走去,从李炯才的手中接过金灿灿的奖杯向大家招手。此外,还有文学奖的五万美元奖金。
李炯才笑着说道:“我本人是文学爱好者,但是看情况,永远没办法像刘一民教授这样获得那么多的文学奖。不过我也有好的地方,比如还能给别人颁奖。”
李炯才幽默一语,接着从旁边退下。刘一民走到旁边的发言台,向大家做简短的发言。
“我领过意大利国际文学奖,美国的奖,但今天这个金狮奖是我最开心的,因为这是中国人自己的国际文学奖。当拿到这个奖的时候我在感慨,什么时候大陆办一个国际华人文学奖。
但我相信,有了金狮文学奖,以后会有更多的华人文学奖,也会有更优秀的华人文学作家。
华人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我想说华人这个群体里应该有更多优秀的人。
我来自豫省、豫省下面有个洛阳、洛阳下面有个汝县,再往下才是我的家。
现场很多是华人,大家的老家也在大陆”
姚雪垠低声说道:“一民什么时候都不忘了招商啊!”
“什么改革文学第一人,我是个屁啊,我只会写一写,一民是真在干!”蒋子龙说道。
“我的演讲就到这里,祝大家度过一个美好愉快的夜晚。愿大家的事业就如同奔腾的马六甲海峡一般,永远长流。”
在场做生意的人众多,最喜欢的就是后面这句。
等酒会开始之后,刘一民见林日华冲他示意,于是主动朝他们走去。
林绍良等大商人看刘一民过来后,起身欢迎。林绍良说道:“刘教授,你的话说到我心里了,我们这些人就是得好好地造福桑梓。大陆的发展也是我们的机遇,共同成长。”
“林董,我听说你们成立了一个融侨基金会投资大陆,感谢感谢。”
林绍良笑道:“一点贡献而已,刘教授,听你的意思,你有个在大陆成立国际华人文学奖的梦想,如果需要钱,你不用过来,直接给我拍个电报就行,我们林氏愿意帮忙。”
刘一民再次感谢:“真有那么一天,我一定不会客气。”
“刘教授,你放心。你是我们华人的骄傲,我这人不经常看纯粹的文学书,但我也知道您的名字。在美国领奖的新闻,我看了好几遍呐。《南侨赤子》这部电影,要是缺钱,尽管跟我说。”
《南侨赤子》也拍成电影的消息已经见报了,林绍良是福清会馆的人,相当于他已经出过钱了。
坐下刘一民跟他们聊天,从他们的口中再次感受到了他们对环境不确定性的忧虑。华人太有钱了,但又没有权。
林绍良也是“红顶”商人,依附马来总统苏加诺,后来苏加诺倒台,让他生意动荡了很久。
晚宴结束,刘一民一行人离开酒店。林日华坐在他车先去酒店,趁着这段路跟刘一民讲起了《霍元甲》的情况。
“今天在新加坡全面上映,目前票房已经四十多万新加坡元。这已经很高了,接下来会东南亚各大院线都会上映,看新加坡这势头,其余国家的排片率可能上升。
这有当年香江电影爆火的势头了,刘教授,大陆这一步是走对了,功夫文化会变成巨大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