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89章 李敖:我以后想做个好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准备午休。

    大陆代表团的人先进到刘一民的房间开会,秦牧询问这样跟李敖吵是不是不太好。

    姚雪垠有不同的意见,觉得真理不辩不明:“不争辩会让对方觉得咱们认可他的观点,也会使错误的观点越走越远。他们不提,我们便不提,他们提了,我们自然要向他们表明我们自己的态度。”

    “说的好,有时候让对方服气,也可以是一种争取嘛!”刘一民笑着说道。

    如果让李敖现在就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整个民族的重要性,回到岛上产生的影响要比晚一二十年认识到要好。

    蒋子龙说道:“我认为也是这么个理,我跟他们交流发现,这群作家,尤其是年轻作家,大部分只是顶华人作家的皮,作品或思想已经跟华人相去甚远。东南亚这边的华人要好一些,美欧那边的太明显了。”

    一行人确定了好了要据理力争、敢于争辩的共识之后各自回到房间准备午休。

    下午会议没有开始,酒店下面就涌来了许多读者,有人想求签名,有人抱着鲜花。

    《联合早报》主编杜南发在找到人维持秩序的时候,这群读者已经涌到了会议室。

    刘一民在读者的围堵中,拿着笔不断地签名,拿着最多的书是《追风筝的人》和《宠儿》。

    “刘一民教授,这是我送给您的鲜花,欢迎来到新加坡,希望您可以度过美好的一周。”不断有鲜花放到刘一民面前的桌子上。

    送完鲜花的读者求刘一民签完名之后,又走到李敖旁边,拿出李敖的书求他签名,李敖签完名后,希冀地看着对方,谁知道对方只是说了声谢谢就离开了。

    李敖嫉妒地看了一眼刘一民面前的鲜花,气的鼻子都歪了。要送都送,要不送都不送,你偏偏给他送是什么意思?

    等杜南发找人将读者“请”走后,他走过来问道:“刘先生,你没事吧?”

    “嗯,没事,七束鲜花。”

    杜南发看了眼全场,就刘一民这儿摆着花:“恭喜您了,您在新加坡真的很有名气。”

    “七束而已,杜主编还是找个地方放吧,要不然一些朋友看不到我的脸。”刘一民淡笑道。

    杜南发让人将东西搬走,接着正式主持下午的会议。下午是各区域的代表分别讲一下,各自地区的华人文学发展情况。

    大陆这边是姚雪垠作为发言,岛上却不一样了,李敖认为余光中不能代表岛上文学,等余光中下台之后,自己又跑上去讲了一通。

    搞得参会的作家哭笑不得,余光中老脸保持着平静,尽量表现出自己对李敖的行为一点都不重视,利用忽视大法来打击李敖。

    “目前我们的文学界有大量的马屁文学作品,我李敖坚决跟这种马屁文学作品作斗争。我李敖是目前岛上文坛白话文写作的重要引领人物,我未来的目标是成为第一,当之无愧的第一。也就是说,只有我李敖,李敖!李敖!”

    李敖的举动让刘一民差点绷不住,不过还是在他下台之后,给他以掌声回应。

    姚雪垠讲大陆以刘一民为代表,正在探索新时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写作方法,不盲从西方的现代主义或者先锋文学表达方法。

    “深挖厚重的历史和适应时代的变化,例如蒋子龙同志写的改革文学作品,就是现实主义契合时代变化的好例子。”

    讲完文学之后,姚雪垠说了一些个人的观点,说希望有一天到岛上访问,为两岸的交流做贡献。也希望有一些岛上作家,能够到大陆坐坐。

    李敖当即说道:“目前来看,TM的蒋大是不会同意的。”

    “如果我获得岛上邀请,我相信大陆一定不会阻止我去岛上,这就是两岸差距。”姚雪垠说道。

    李敖又骂了几句,余光中实在是受不了了,捂着心脏先行离开了会场。

    席慕蓉低着脑袋不说话,有亿点点觉得难堪。

    会议结束后,姚雪垠低声评价了李敖几句,刘一民会心一笑。

    傍晚刘一民没有在酒店吃饭,新加坡出版社的吕文接着他去参加了一个小型的读者见面会,是在一个酒馆里举行,参加的人数约有百人左右。

    刘一民坐在舞台上,对面是几位新加坡当地的年轻人,下面的人也可以交流。

    这个酒馆的装潢都非常有文艺气息,属于文艺青年和小众音乐爱好者的聚居地。

    谈论的氛围轻松,不仅关于文学,还涉及到了东南亚华人群体处境甚至是以前输出GM的问题。

    东盟之前的存在可不是为了发展经济,而是FH桥头堡。

    “刘一民教授,您不但是一位博学的教授还是一位出色的作家,我相信您的观点一定代表了大陆的主流观点,我希望看到您更多精彩的作品。”读者听完刘一民的答复,满意地说道。

    “刘一民教授,我能考您的研究生吗?”

    刘一民笑着说道:“可以,但这得看政策。”

第489章 李敖:我以后想做个好人-->>(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