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霖拿起相机给刘雨和刘林拍了好几张照片,接着喜梅给大家拍了一张合照。
“大家吃菜,尝尝我做的饭菜到底怎么样?”朱母赶紧说道。
“好吃,吃多了南方菜,尝尝北方菜,就觉得这北方菜味道层次丰富。”夏言夹起了一块肉放进嘴里仔细地品尝了起来。
一点半,刘雨和刘林的生日正式结束,大家坐在电影室里又将《霍元甲》看了一遍。
看完后,夏言谈起了《绣春刀》,《绣春刀》的花费更高,电影局准备拨一百五十万资金先行支持,八一电影厂拿出八十万,合集二百三十万来拍摄。
除了经费定了,导演和演员都还没有定。
“我们期待着你和《霍元甲》在新加坡的成绩。”夏言临走的时候说道。
给刘雨和刘林过完生日,其余的也全部安排妥当,接下来就是去新加坡了。
刘一民让喜梅将《虹猫蓝兔七侠传》接下来的内容送到《童话大王》编辑部。
郑渊杰这个月中旬就准备把5月刊的稿子组好,接下来开始到燕郊周边打击盗版,燕郊周边有一些印刷厂偷偷印刷《童话大王》系列,他已经掌握了一些证据,只需要抓个人赃俱获即可。
刘一民让梁向东和另外找来的一名年轻人跟着郑渊杰,防止他出现什么事情。
在17号出发之前,刘一民到作协里跟姚雪垠几人了解起这次参加文艺训练营的作家背景资料,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16号上午,蒋子龙和王安忆同时抵达燕京。
王安忆作为女作家,这两年在华人文学界名气不小,这也是邀请她参加的原因。
蒋子龙看到刘一民,猛地拍了拍刘一民的肩膀:“一民,这次去新加坡,可让我好好见识见识你的威力,以前是只听说看不到,现在是能听也能看。”
“我在美国的时候,经常听到刘一民同志的事迹,这次很有幸能够跟刘一民同志一起。”王安忆打量着刘一民,两人最早见面是在《狼烟北平》的座谈会上,一晃几年过去了,刘一民比以前成熟了许多。
刘一民带着他们去领了五百块钱新加坡币,《联合早报》作为主办方提供住行服务,这五百块钱是他们的零用。
刘一民并没有额外的兑钱,要是需要的话他可以去找合作的新加坡出版社兑换。
3月17号,飞机从首都国际机场起飞,这是为数不多的直达香江的航班,在香江睡一晚上,再直飞新加坡。
坐在飞机上,刘一民感慨道:“国际华人文艺训练营、国际华人文学奖,这些应该咱们大陆主导才对,毕竟世界上最大的华人作家群体在中国本土。”
姚雪垠无奈地说道:“这也没办法,目前条件还不成熟,在国内举办的话,相当一部分华人作家来不了,还有一些是可能不愿意回来,有顾虑。”
想短时间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对岸允许交流外,还得把大陆打造成华人文学界的灯塔,只有这样才能有在华人文学界的号召力。
“灯塔?”姚雪垠重复了一句,接着看向刘一民、蒋子龙、王安忆三人:“那就靠你们这些年轻人来努力喽。”
张乐平说道:“我相信这一天一定不会很远。”
“刘一民同志在国际上已经有相当的影响力了,而且在国际读者心里面的评价很好。”王安忆笑着接话道。
飞机上,大家的谈兴很好,姚雪垠忍不住跟大家分享起上次在新加坡跟华人文学家交流的故事,对三毛,姚雪垠赞不绝口,认为她非常不起。
“跟一些男作家相比,真是巾帼不让须眉。”
三毛在重庆长大,三岁后到了岛上,在两边问题上,一直很坦诚率真,比一些男作家敢讲。
飞机从北飞到南,缓缓地落在了香江机场。xx社的人负责接机,走出机场的时候,记者将刘一民等人团团围死,争先恐后地提问。
“请问你们这次去新加坡,是不是为了向岛上宣传政策?”
“会不会策动一些作家?”
“刘一民先生,你觉得你为什么能够获得金狮文学奖?”
刘一民看向提问的记者:“因为我写的好。”
声音落下,现场短暂的沉寂后一片哗然,询问刘一民这是自信还是自傲。
“你们非要问我为什么获得文学奖?那我能怎么说?我写的不好他们会颁发给我吗?你们这群媒体,水平还不如内地三线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