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71章 《虹猫蓝兔七侠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大嫂顾萍现在很满意,两人虽然挣得不多,但花销也少,朱霖和刘一民在燕京经常给他们买东西。

    大哥刘一国教刘安喊“二叔”,可惜太认生,一直不叫。大哥无奈地说道:“跟我一样,性子都有点闷。”

    一家人在公园里玩了一个上午,第二天大哥要上班,中午他们就回去了,刘福庆留在招待所,等看完刘一民剪彩再回去。

    下午,县里面邀请刘一民去参观了县里面的私营企业代表的厂子,之后又去了一趟县高中,跟学生们见见面。

    在操场上,刘一民迎着寒风跟学生们做了一个演讲,鼓励大家好好上学。

    在参观教室的时候,刘一民看到墙上到处挂着刘一民曾经说过的“鸡血标语”。

    “在县高,‘一民班’是每个学生都想要进去的班级,本科上线率百分之百。”校长站在旁边向刘一民介绍道。

    杨玉山说道:“这个成绩来之不易,一民,这个‘一民班’的历史就是咱们县教育发展史。”

    杨玉山鼓励校长继续努力,以后争取“一民班”的学生都能上重本,至少是省内郑大、河大这个级别的。

    “我们争取后年就能达到。”校长向杨玉山保证道。

    下午六点,一行人离开了学校回到招待所,李兰勇正在招待所门口站着。

    杨玉山说道:“这小子腿挺快的。”

    李兰勇作为集体经济发展的典型,没少跟杨玉山见面。刘一民快步下车,笑着说道:“兰勇,你怎么不上去,我爹在招待所里呢。”

    “没事,我刚到。”李兰勇拍了拍身上的灰尘。

    杨玉山说道:“我就不打扰你们叙旧了!”

    刘一民将李兰勇带上楼,走进房间,里面的火炉一直烧着,刘一民让他进去烤烤火。

    李兰勇从手提包里将瓜子、花生、甚至还有烤红薯、炒核桃拿出来让刘一民尝。

    瓜子的包装是黄色的牛皮纸,上面没有机器封口,而是边缘有铁条,能直接将牛皮纸袋的口给卷起来。

    隔壁的刘福庆听到声音也过来了,看到是李兰勇,好奇地问道:“兰勇,你不是在厂子里吗?”

    冬天正是炒货热销的季节,厂子里忙的不可开交。

    “一民回来了,我有再忙的事情也得过来。”

    刘一民抓了一把瓜子,看了看包装皮上的字儿:“怎么不用封口机?”

    “咱们主要走市场散货批发,这种小包批发的很少。”李兰勇说道。

    “还是得走袋装零售,利润高,可以试试,就是铺货很难。要想一直挣钱,零售必不可少,麦香瓜子前面加俩字儿比较好。”

    “啥字儿?”

    “古法麦香瓜子,再配上这牛皮纸袋,看着就有历史。”

    李兰勇拍了拍大腿道:“就这样,还是你脑袋灵光。你说咱们是一直干炒货,还是干点其他的,我看其余的大队水泥啥的干的也是热火朝天。”

    “我觉得在食品领域好好深耕,水泥未必有瓜子挣钱。”

    三人一起去吃饭,李兰勇讲起大队的事情,村小学还在大队部里面,现在孩子越来越多了,地方已经不够了。

    刘一民沉吟片刻:“我也没什么能做的,我给咱们大队捐个小学吧!”

    “捐小学?”李兰勇先是一愣,接着高兴地说道:“一民,你来真的啊?”

    刘福庆大脑短暂的空白后,附和道:“盖个小学行,大队那地方早就开始漏水了。”

    “真的。”刘一民点点头。

    刘福庆特别高兴,觉得这是积德的好事情,李兰勇笑着说要将盖学校的工程交给刘福庆,交给他肯定比谁都用心。

    “交给我就交给我,当年大会战建水库,你爹害了病,就是我带着人建的,现在结结实实的,咱要建就建个结实的。”

    吃完饭,李兰勇骑着自行车离开了县城,晚上还得忙着瓜子出货的事情。

    刘福庆看着李兰勇的背影恢复了理智:“一民,钱够不?”

    “爹,你放心,建个学校还是有钱,你多跟兰勇商量商量,建个好点的。”

    刘福庆有点心疼,不过还是咬牙说道:“

第471章 《虹猫蓝兔七侠传》-->>(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