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燕大,刘一民正在参加大四学生的毕业仪式。在雄壮激愤的《毕业歌》中,刘一民向毕业生念完了自己的毕业寄语。
复旦的李良荣坐在台下参加了燕大中文系的毕业典礼,听着《毕业歌》感受着燕大中文系传承的力量。
毕业典礼结束之后,李良荣还询问刘一民为什么要采用救亡时代的《毕业歌》作为燕大中文系的毕业歌。
“很简单,每个学生不管在什么时代,都必须肩负着报国的重任。和平时代也有和平时代的责任,忘了这个责任,那就是教育的失败。”
李良荣说道:“看来我们复旦中文系应该学习的还有很多。”
刘一民回到办公室,下午三点朝着隔壁的研究生答辩现场走去,看到刘一民,参与答辩的几个教授就绷不住了。
“算了算了,一民,你的论文通过了。”吴组缃无奈地摆了摆手。
刘一民笑着说道:“吴教授,那我出去了啊!”
“走吧走吧!”王瑶不耐烦地说道。
1985年6月5号,刘一民正式获得燕大中文系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9月份,正式开启读博生涯。
刘一民看着自己的研究生毕业证,先拿到人艺给曹禹看了看。
“我应该是世界上最轻松的导师了,什么事儿都不用操心。”曹禹调侃起来了自己。
刘一民笑着回了一句,再次让曹禹哈哈大笑起来。
曹禹跟刘一民讨论了一下《黑奴的救赎》:“我通过一些朋友拿到了不少人外国人写的书评,看里面的内容,你是完全抓住了外国读者的心啊!”
“其实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读者他们的某写点是相同的,全世界的人都喜欢掌握自己命运、永不屈服的硬汉角色。这放在黑奴的背景里,就又有了一种不同的寓意。”
“如果把这个故事从黑奴的背景里拽出来,还能单独成一个故事。”曹禹思索了一下了刘一民的话,明白了其中的关键。
“如果放在法西斯的战场上,也是一个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你对故事的掌握已经超过我了,你觉得这部电影在美国会引起什么样的反响?”
“我觉得这部电影拍的好的话,几千万美元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此时美国的电影市场跟美国的文学市场一样,都是处于一种极剧衰落的状态。
中国的电影工作者出国考察时,美西方的人很直接的告诉中国的电影工作者,中国电影的辉煌是暂时的,是因为中国人的电视少,一旦电视多了,肯定也会减少去电影院的频率。
中国电影工作者不信,但其实他们是对的。中国在影碟机普及后,中国的电影规模也在急速缩减。
电影片子跟电影院一样,电影院的观影体验又没那么好,谁愿意去啊。
随着影院技术的发展,算是拯救了电影院。
“几千万,拭目以待。美国的电影市场不仅在美国,也在欧洲。如果能一片走红,那将快速奠定你在好莱坞的编剧地位。”曹禹很期待美国人能拍成什么。
离开曹禹的办公室,刘一民没有在人艺的排练场看排练,而是直接去了北影厂。
王严带着《最美的青春》剧组已经回到了北影,剪好了前两集邀请他去看一看。
回来半个月,王严脸黑了一层,冬天的皴裂刚刚好,四五月的太阳又给他脸上晒了许多的太阳斑。
“塞罕坝这么热了?”刘一民忍不住问道。
王严摸了摸脸无奈地说道:“当然了,不过更多是被风沙吹的。只要能拍好,这点都不算啥。”
“一民同志,我可想死你了。就想着跟您见面呢,我站在这儿是左盼右盼,终于给您盼来了。”
刘一民一听这腔调就知道是谁,转身看向侧面办公室里出来的冯小钢:“你怎么在北影厂?”
“专门等您的,其实我早就该回燕京电视台了。”冯小钢现在已经退伍,成为了燕京电视台的一名美工师,这次跟着王严剧组去了一圈塞罕坝。
刘一民跟冯小钢聊了两句,王严把
第459章 蒋大求书-->>(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