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55章 《特赦1959》发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容的表现,毕竟咱们不试一试,怎么知道它们是好还是坏?

    但从目前观众的反响来看,咱们本土的风格还是胜出的。不单单是本土,拿《推销员之死》来举例吧,也是一部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证明了这种风格是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喜欢的。

    我们不一定非要去学习西方,为了西方的那种风格特意去写一部剧本。

    为了醋特意去包一盘饺子,你重点是在醋还是在饺子上面?观众吃的是醋还是饺子呢?

    我认为写不出来话剧剧本的时候,要多去社会上看看。剧本取材于社会,尤其是一个剧烈变动的社会,它会产生更多的信息,更多可写的故事。

    燕京的角落、西北的高原、中原粮仓、鹏城的变革,何来没有可以写的东西呢?”

    编剧何冀平赞同地说道:“是啊,国家在变革,变革就会产生故事、矛盾冲突、成功喜悦,这都是可写的地方。《好运大厦》不就是时代的产物吗?一民同志没创作之前,大家也没想到一只鸭子能成为观众趋之若鹜的作品。”

    “哈哈哈,一民同志,我赞同你的想法。我也觉得,我们这片土地有太多可以写的了。处在变革、各种矛盾交织里的社会,是我们这些写故事人的幸运,我们不缺少材料,只缺少发现的眼睛。”

    刘锦云是现实主义的代表,刘一民的观点让他高兴地想要拍桌子。

    “一民同志,如果说写话剧就是很难,我下去采风还是写不出来,不仅没办法像你这样丰产,也没办法一年写个一部,怎么办?”提问的声音从角落里传来,刘一民没看清对方是谁。

    刘一民直着身子说道:“一年写出来一部还行。”

    “那要是几年都写不出来呢?”

    “几年都写不出来?话剧哪里很难了?从诞生之后一直都这样。写不出来?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这么多年文笔有没有进步?有没有认真写作?”刘一民打趣道。

    会议室内编剧笑成一团,提问那个编剧也笑了,他一年还是能写出一部的。

    不少编剧讨论了一下写作线索问题,如何有效的抓住写作那个念头,或者看到一个事物,准确的判断出来有没有写头。

    “要看这个事件有没有代表性?有没有特殊性,有没有深挖的可能。现在小品很流行,《戏台》将喜剧和深思结合起来,大家也可以单独写点喜剧剧本。在繁忙的工作中,让人民群众乐一乐也挺好的。”

    不少编剧会觉得小品这种风格上不了台面,好的编剧不写这种东西,没有深意和批判性。

    下午五点左右,讨论正式结束。

    吃过饭刘一民就坐在演出厅的前排,一边休息,一边等着开演。

    现在离演出还早,舞台上面挂着《血战台儿庄》的牌子,红色的大字宛如用血写的一般。

    《血战台儿庄》的话剧开场直接是枪杀韩复榘的会议,舞台上,光头跟韩复榘假惺惺的握手,转脸就变成了阴狠的表情,下令追究鲁省丢失的责任。

    “鲁省的丢失是我的责任,那么金陵的丢失又是谁的责任?”扮演韩复榘的演员猛地拍响了桌子。

    安静的剧场内,这道响声如雷震耳,也是在提醒观众认真看剧。

    随后韩复榘被击毙,李宗仁正式出场,开始为保卫徐州出谋划策。

    在接下来的舞台上,时不时的传来浓烟和枪炮声、厮杀声。

    王铭章在藤县阵亡的时候,全场先是噤声沉默,沉默后掌声如火山般爆发。

    等到话剧结束,刘一民感叹道:“排的真有劲儿啊!”

    观众依依不舍,有个演员在台上缓缓地吹着冲锋号,号声平缓,如泣如诉。

    刘一民上台跟演员们握手合影,向他们表示自己的敬意。

    “刘老师,排的好吧!”

    “可太好了。”刘一民牵着朱霖的手走出了人艺。

    朱霖冲着刘一民说道:“刘老师,我们准备月底去塞罕坝演出。”

    “月底啊,你们去演出几天?”

    “从这个月的二十八号,演出到五一,五一劳动节之后就回来。”

    刘一民忽然想到北影厂正在拍摄的《最美的青春》电视剧版,也不知道拍摄进度如何了。

    “这次我们到塞罕坝应该能遇到他们,他们过年就去拍冬景了,现在开春,正好拍春季种树的场景,估计要不了多久就好了。”

    到家后,两人抱了一会儿孩子,哄睡后也赶紧去休息了。

    躺在床上,两个人有说不完的话,也有干不完的事情。

    四月底,刘一民亲自送朱霖和话剧团队的人上了火车:“塞罕坝风沙大,注意安全。”

    “放心吧,就几天时间。”

    等火车出发,火车上的朱霖和刘一民都担心起来,也不知道两个小家伙平时能不能哄好。

    他俩这时候倒是不吃母乳了,各种辅食加上奶粉,足够保证营养了。

    回到家看一切如常,刘一民才放心地去了学校。

    学校专门安排了刘一民给学生在操场上开一次

第455章 《特赦1959》发表-->>(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