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48章 刘一民慈善拍卖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各级的史密斯专员了。

    “刘,真高兴你获得了美国图书奖,今年的竞争很激烈。你是第一个获得这个文学奖的中国作家,也是第一个华人作家。

    你知道吗?斯蒂芬.金今年也竞争了这个奖,可惜没有拿到。”

    刘一民说道:“那有点可惜,我还是挺喜欢他的《肖申克的救赎》。”

    尼琪又提《纽约客》询问刘一民是否能接受他们的采访,不过并不是面对面的采访,而是跟在身边记录刘一民的美国之行。

    “他们想从旁观者的角度来记录你在美国的行程,并写一篇非虚构新闻。”

    “有趣,记者是谁?”

    “希莫尔·赫尔什!他是一位非常著名的记者,曾获得了普利策新闻奖。普利策新闻奖的得主来采访图书奖的得主,我想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尼琪看向刘一民,她觉得刘一民会同意。

    果然刘一民答应了尼琪,希莫尔·赫尔什名声大噪是因为写了一篇关于美军在越战中屠杀手无寸铁的村民的文章,叫做《美莱村屠杀》。

    另一篇报道让他名声大噪的是《本拉登之死》,他认为美国海豹陆战队击杀本拉登是一场戏。

    美国情报部门早就跟巴基斯坦的情报部门合作了,巴基斯坦将本拉登软禁在安全屋之中,美国人只是去摘了果子。

    这是一场政治表演,并不是军事实力的体现。

    这篇报道的真假不论,这记者绝对是喜欢搞爆炸性新闻的记者。

    希莫尔已经在外面等着了,尼琪将他带进来后,希莫尔率先伸手说道:“刘,你难道不怕我对你写一些不好的报道吗?”

    “中国有句老话叫身正不怕影子歪。”刘一民大声地说道。

    希莫尔高兴地说道:‘放心,我会拿出我的全部本事的,我一定会写一篇诚实且精彩的报道。”

    之后,希莫尔开始以旁观者的身份参与刘一民接下来的行程了。

    刘一民重新跟大使、各协会代表见了一面,下午刘一民将乘坐美国国家图书奖评奖委员会的专车前往纽约,今天距离25号颁奖也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了。

    去纽约的路上,希莫尔坐在刘一民的旁边,时不时地观察着刘一民。

    “刘,我看了你在意大利的发言,你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充满了信心?”

    “当然,希莫尔,你如果是个商人的话,我一定会劝你去中国投资,那里是你暴富的机会。”刘一民笑着说道。

    “可惜我不是,即使我是,我想,我也没有看到我暴富的机会。”

    “那说明你适合当记者,而不适合当商人。美国的商人投资进入中国,不仅可以拥有中国的市场,从中国进入日韩、东南亚市场都非常方便。低成本的产品,也可以通过航运卖往欧洲。”刘一民解释道。

    希莫尔话锋一转,询问刘一民对中情局利诱刘一民,和中情局基金会资助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的看法,想打刘一民一个措手不及。

    “就像是你准备吃饭,突然看到了一只苍蝇。”

    “很有画面,但中国的文学不也跟政治挂钩吗?”

    “但我们从来没有像美国总是将文学的独立地位挂在嘴边,美国是一个资本国家,资本通过金钱控制美国人民的生活,美国的政府也喜欢用金钱实现隐秘的控制。

    比如,一个接客多年的老妓女,总是喜欢戴上面具称自己为未经人事的小姑娘。”

    希莫尔哈哈大笑,笑完之后沉重地说道:“政府总是宣传自由和正义,可是我在越南看到的是屠杀、虐杀、强奸,无数美国的年轻人被他们变成了嗜血的机器,在越南人看来,我们大概也是法西斯吧!”

    刘一民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你的笔就是你的武器,你肩负着正义的使命,虽然你的力量微不足道,但我相信你的行动会被上帝看到。

    就像我常说的,最重要的是行动。”

    美国国家图书评奖委员会的司机听着听着,也加入了两人抱怨的讨论中,讲联邦和州税太重,不管做什么都要交税。

    “FUCK,我的妻子永远会因为无数的税单向我抱怨,我的父亲给我留下了一栋十万美元的房子,每年要缴纳将近两千块钱的房产税,可是我没有我父亲那么高的收入。”

    随着抱怨声,众人抵达了纽约,他们被安排到了图书奖专门的招待酒店。

    车辆驶入酒店的时候,两旁有许多的读者举着牌子欢迎。还有人扮作《宠儿》里面的原型人物,举着反对种族歧视的标语。

    下车之后,刘一民冲读者摆了摆手后就进入了酒店。不过酒店的隔音并没有那么好,三场集会吵的刘一民脑袋疼。

    这待遇跟意大利诺尼诺文学奖的差距有点大!

    一场集会是在反种族歧视、一场是环保主义、另外一场是越南裔抗议活动。

    这次的越南裔抗议不仅是越南的学生,而且有许多的成年人,声势非常浩大。

    刘一民通过《凯旋在子夜》《雷场相思树》等作品揭露了越南的侵略行为,随着刘一民

第448章 刘一民慈善拍卖会-->>(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