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37章 《童话大王》创刊号发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社排版审校后准备印刷,亲自和美工交流设计了创刊号的颜色和封面图案。

    背面将刘一民和郑渊杰两人的名字印刷的很显眼,里面还写上了告读者书,办刊的目的是办一本真正为了儿童的文学杂志。

    排版印刷之后,郑渊杰再也没有心情写作,经常跑到燕大跟刘一民交流,或者去听刘一民讲课。

    “一民同志,我现在闭上眼,一个人给我说《童话大王》热卖,一个人给我说你写的童话没人看。”

    “你还是对自己没信心,不过多办几期就有信心了。”

    文研所办刊的消息传遍了燕大中文系,当听说杂志完全由一人所写后大家都傻眼了。

    不少人看到郑渊杰的时候,都冲着他竖起了拇指。

    倒是老教授都很淡定,觉得在以前救亡时代,一个人就经常负责整刊的内容,想不到几十年后还有如此猛人。

    燕京的《儿童文学》杂志编辑听说后,有人觉得作者跑了可惜,有人在看戏。

    郑渊杰的编辑将笔扔到了桌子上感叹道:“这下好了,饿了也不会回来了。”

    《儿童文学》的主编看着手下的编辑议论纷纷,于是出言安抚并放话:“我就不信一个人能办好一个杂志,要是他能卖的好,我们这群人干脆就去上吊好了。”

    风言风语搞得郑渊杰患得患失,自己赔了不要紧,里面还有刘一民的三万块呢,三万块,一套院子啊!

    时间终于来到了2月1号,崔道逸一大早特意给刘一民打来了电话,让他放心,货已经铺的很到位。

    “师兄,多谢你了。”

    “不用谢,谁让我是师兄呢!”崔道逸乐呵呵地说道。

    “发行所什么时候能把数据反馈回来?”

    “与其等发行所的数据,你还不如到书店看看买的人多不,书店卖的好,总销量就差不了。”崔道逸说完,决定带着刘一民和郑渊杰到书店门口蹲着。

    书店门口的小黑板上挂着【《人民文艺》《童话大王》已到货】的消息。

    不少人不知道《童话大王》是什么,想给孩子买杂志的家长好奇地询问售货员,得知是新创办的杂志时心里面一阵打鼓。

    “郑渊杰同志写的,以前经常在《儿童文学》上面发表。”

    “是他啊,来一本,他以前写的《黑黑在诚实岛》我儿子挺喜欢的,嘿,盖了帽了,自己办杂志了。”

    “跟刘一民同志一起办的。”

    “那更要看看了!”

    带着孩子的家长来到书店,买完《人民文艺》后,大多会选择带一本《童话大王》,喜欢文学的家长,也注重培养小孩子的文学爱好。

    一个上午的时间,书店卖出了三十本左右。

    崔道逸起身道:“走吧,大致销量能够估算出来了。”

    “多少?”郑渊杰急忙问道。

    崔道逸很自信地回答道:“八到九万册!”

    郑渊杰喃喃道:“卖不完啊!”

    “郑渊杰同志,八九万册,对于你们儿童杂志还不够高吗?这已经是非常高了,一民,你眼光不错。”崔道逸夸奖道。

    刘一民笑道:“我们具体的等一等发行所的数据吧!”

    市面上,这一期《童话大王》的销量趋势远比《儿童文学》卖的快,这一期的童话质量高,是郑渊杰的心血之作,口碑如同滚雪球一般壮大。

    五天后,郑渊杰已经不再担心《童话大王》的销量了,因为胡同里已经能看到有孩子在谈论他的童话了。

    一个星期后发行所的数据出来了,第一星期《童话大王》的销量达到了一万五千册,十万册印刷量卖完已经完全不成问题,达到加印的程度还差一点。

    报纸上对于儿童文学领域的这个新刊做了报道,《儿童文学》杂志的主编看到上面的内容脸色铁青,看到一众编辑戏谑的目光,内心的懊悔和怨恨涌上心头。

    此后一毛钱丢掉一个大作家的笑话开始在燕京的文学圈子里流传,面对已经富起来的郑渊杰,《儿童文学》已无法挽回。

    郑渊杰看到报纸上的赞誉没了其他心思,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多写、多赚!

    一期净利润约到一万元,两人分了之后,他还有六千多,半年下来就能个小院子,一年大院子。

    夏言看到报纸高兴地给刘一民打来了电话:“一民,还是你小子有眼光,好啊,干的真漂亮。我真没想到儿童文学领域,还有如此年富力强的作家。”

    “我们应该感谢您,要是没有您,我们刊号也不会这么快就拿到了。”

    “我?我可没出什么力!”夏言笑眯眯地否认道。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