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16章 女排获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排球队以三比零获得了第23届奥林匹克女子排球赛的冠军”后,赛场内外,海内外都沸腾了起来。

    这一届中国奥运不但实现了零的突破,同时也终于把无数人心心念念的“三大球”送到了奥运会冠军的领奖台上。

    老\帅那句“三大球搞不上去,我是死不瞑目!”的豪言壮语,萦绕在大家的耳边。

    队员们和教练相拥而泣,女排终于给三大球争了一口气。

    刘一民走下台和女排队员、教练一起庆祝这一伟大的胜利。夜幕下的洛杉矶体育馆内,升起了一抹亮眼的中国红。

    “郎平,不错,终于放开了。”袁伟民激动地说道。

    “梁艳,张蓉芳,你们都打的不错。”

    于佳佳提议要给大家拍照,袁伟民将刘一民拉到了他的身边,一行人拍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

    夜空下,体育场灯火通明,五星红旗在领奖台上冉冉升起,女排的姑娘们带上了属于她们的金灿灿的奥运金牌。

    距离这一届奥运会结束只有五天的时间了,中国队在这届奥运会开始到8月7号,每天都有金牌到账,每一枚金牌的获得都能让国人激动不已。

    领奖完毕后,宋世雄的声音再次传入观众的耳朵里:“去年女排的姑娘们败于日本排球队之后,此刻赛场上的女排姑娘们用行动回应了刘一民同志说的那句‘这次输得彻底,下次才能赢得干脆!’

    三比零,女排的姑娘们,赢得干净利索,让我们祝福女排的姑娘们,感谢默默支持的观众朋友!”

    比赛结束,等待女排和袁伟民的则是一个又一个记者的采访,刘一民拍了几张照片后,随着观众走出了体育馆。

    无数的美国人在疯狂的吐槽,认为美国队没有抓住大好的机会,第二局简直打的跟屎一样。

    “GOD,全局得三分?换我上我也能拿三分!”

    刘一民听到这话,总感觉有点熟悉。

    回到酒店,李聪仁从隔壁走出来向刘一民表示恭喜。

    “李,同喜同喜。”刘一民笑着说道。

    李聪仁通过看电视,又写了不少感人的小故事。李聪仁让刘一民讲一讲女排在比赛过程中发生的事情,方便他进行创作。

    刘一民给他讲了讲女排如何从小组赛的失败阴影中走出来,成为了世界冠军。

    李聪仁听的频频点头,这励志感人的小故事,是最受他的读者欢迎的,感人且不冗长。

    “你是说,第一次比赛后你们女排的主攻手哭了?”

    刘一民点头说道:“主攻手郎平身上背着沉重的包袱,打的时候放不开。”

    赛后袁伟民大声质问郎平,还有什么放不下的,不就是一个世界冠军吗?郎平大哭一场终于放下包袱,专心去应对每一场赛事。

    李聪仁眼前一亮写道:“了不起的中国教练!”

    女排的胜利不仅被中国的媒体大肆报道,美国的媒体遗憾的称美国队再次与金牌擦肩而过。

    媒体同时又刊登了一则消息,美国黑人运动员拒绝向种族歧视者鞠躬,赛后演讲称“我们不是奴隶,我们自由!”

    并在接受媒体的采访的时候,向刘一民为种族平等所做的努力表示感谢。

    女排比赛结束后,刘一民来到女排所在的营地,再次向她们表示恭喜。女排在领队和袁伟民的带领下,来到奥运村周围参观并吃饭。

    女排队员们饶有兴趣地观察着洛杉矶,看着太平洋,她们并不能离开奥运村周围太远。

    “美国的夏天也够热的!”郎平用扇子挡着太阳说道。

    刘一民说道:“城市高楼太多,市中心比郊区和海岸边高出几度,吹的风也都是热风。”

    即使天热,大家也都兴致盎然,在街边的商店还买了点东西,刘一民拍了拍腰包表示大家如果美元不够的话,他这里有。

    梁艳笑道:“队里发的有零钱,也不会买什么太贵的东西。”

    李聪仁本来想来采访一下女排的姑娘们,但是由于有规定,不能跟美国人做过多的接触。

    美国方面对此限制也比较严格,代表团参加奥运比赛的时候,美国有关部门还想以“国家安全”阻止入境。

    郎平来之前就想去旧金山的亚洲艺术博物馆逛一逛,目前看也是无法成行。

    “代表团什么时候回去?”刘一民问道。

    袁伟民说道:“闭幕式结束以后,排球队跟着代表团一起归国。”

    “那还有好几天的时间。”

    郎平问道:“刘一民同志,你什么时候回国?”

    “我看一下情况,目前还有点事情没办法回去。”

    逛到下午,众人才回到奥运村,女排队员获得冠军和游玩的喜悦劲儿缓缓消散。

    酒店里,尼琪带着一名中国留学生找到刘一民,并向刘一民做了介绍。这名留学生叫刘宗仁,是国家公费留学的学生。

    尼琪曾经跟刘一民说过想要策划中国主题的图书

第416章 女排获胜-->>(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