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12章 登上时代周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参加奥运会的中国人还是在五十年前,他就是来自中国的——长春.刘.】

    提前到达美国的奥运代表团成员看到电视上的新闻,都十分气愤,美国人实在是太目中无人了。

    记者团的于佳佳看到刘一民要来的新闻非常高兴,不过对于美国媒体的反应还是吃了一惊,看媒体的反应还以为是在中国呢。

    当刘一民的飞机落地旧金山的时候,机场围着许许多多的人。中国书刊社的尼琪发动了旧金山的读者和媒体前来接机,尼琪上来给刘一民来了一个拥抱,媒体咔咔的拍照声不绝于耳。

    读者手中拿着《宠儿》,打着“反压迫,反种族歧视”、“世界和平”之类的标语,还有黑人趁机在里面喊着争取人权的口号。

    刘一民看着这个场面,低声说道:“尼琪女士,你确实是一位成功的商人。”

    “刘,美国就是这样,再好的书和作家都需要营销。不过,至于商人嘛,你要是当商人,我相信你能获得更大的成功。”尼琪说完,拉起刘一民的手朝着媒体招手。

    媒体七嘴八舌的抛出问题,也不管刘一民会不会回应。伴随着媒体歇斯底里的声音,话筒几乎都要戳到刘一民的嘴里了。

    “刘,你能给我们讲讲,你是如何创作出《宠儿》的吗?”

    刘一民看向记者说道:“历史是最好的取材地,《宠儿》的成功不是我的成功,而是美国和世界人民对于种族歧视历史的反思以及对种族平等、公平正义的追逐。”

    说完之后,指了指远处喊着口号的黑人:“我为他们的经历感到难过。”

    “刘,你在魔幻现实主义获得了成功,接下来是不是将继续如马尔克斯一般,深耕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的写作?”

    “任何内容都有它适合的表达方式,我更喜欢魔幻现实主义的根——现实主义的写作方式。”

    “刘,我是《纽约时报》的记者,你觉得中国奥运代表团这次能否取得奥运金牌?”

    “毋庸置疑!”

    “刘,中国女排近年成绩突飞猛进,你认为中国女排能够卫冕世界冠军?”

    “毋庸置疑!”

    媒体还想采访,被尼琪带领的中国书刊社员工给隔开了,刘一民跟读者打着招呼,一捧捧鲜花被读者霸道的塞到了刘一民的怀中,旁边的工作人员赶紧接过。

    等坐上车,刘一民拍了拍身上的花瓣,长呼了一口气。中国书刊社的司机微笑着问刘一民,当大作家的感觉如何。

    “无论多大的作家,都是为读者写作!”刘一民笑道。

    听到这话,司机立即收起了脸上的笑容:“是为国际读者写作!”

    尼琪紧随其后坐上车,让汽车朝着酒店驶去。尼琪这次给刘一民准备的是高档的酒店,绕了几圈之后才走进酒店里面。

    走下车尼琪握着刘一民的手说道:“刘,你能来美国我十分高兴,我相信中国书刊社作为你在美国的合作伙伴,一定能跟你一起获得成功。”

    “谢谢你的迎接。”刘一民说道。

    看到刘一民比较疲惫,尼琪让刘一民在房间里休息一会儿。

    送走尼琪,刘一民冲了个澡,直接躺在床上睡了起来。醒来之后,刘一民先给李聪仁打了一个电话。

    李聪仁在电话里兴奋地几乎要叫起来:“刘,我就知道你到美国之后,一定会给我打电话的。你现在在哪个酒店,我过去找你。”

    刘一民看了看外面,天色已经暗淡,耐不住李聪仁的热情,加上他还没吃饭,于是将酒店的地址报给了李聪仁。

    同时,中国书刊社负责招待的工作人员也把电话打了过来,刘一民笑着说道:“你们不用管我了。”

    “教授.刘,你有任何需要都可以联系我们。”工作人员说道。

    “好的,我明白。”刘一民说完挂断了电话。

    等到李聪仁过来,两人找了一个华人火锅店吃了起来,李聪仁兴奋地说道:“感受到美国人民的热情了吧?”

    中午抵达的机场,下午美国有限新闻的电视台里已经出现了刘一民的画面,画面下面的标题是“中国作家对中国奥运代表队充满信心!”

    “你们的媒体速度是真快!”刘一民感慨道。

    李聪仁说道:“也就速度快一点,在很多时候,媒体的表现都很糟糕,是两党互相攻讦的工具罢了。”

    说完媒体的事情,李聪仁将最新一期的《思想》递给刘一民:“我发现青春期的美国学生特别喜欢看爱情故事,尤其是悲伤的爱情故事。”

    青春疼痛文学嘛,哪个国家的青年男女都喜欢。靠着这些青春疼痛故事,《思想》杂志在美高中的销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两个人没有聊很久,李聪仁看刘一民还没有休息好,吃完饭就回到了酒店,李聪仁特意在隔壁开了一间房。

    第二天,刘一民还没有醒,李聪仁“咣咣咣”的敲着房间,嘴里喊着刘一民登上《时代》周刊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