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作协内,张广年都准备下班了,被王濛给堵在了办公室里。
张广年好奇地问道:“王濛同志,你不是才刚走吗?”
王濛笑着说道:“有个稿子我拿不定主意,让您看看。”
张广年听到后没有动,而是摆了摆手说道:“你现在是《人民文艺》的主编,你跟编辑部的同志商量着来就行。况且编辑部里还有编委嘛,召个编委会共同讨论。”
王濛吃了个闭门羹,但是没有走,继续不依不饶地说道:“老张同志,您主编《人民文艺》多年,对于稿子自有一番评判的标准。况且咱们《人民文艺》是作协下面的二级单位,正好属于您管辖。
另外,这篇稿子的作者不是别人,是一民写的。”
听到王濛的话,张广年不为所动的表情没了,而是将公文包放回了办公桌上,接过了王濛手中的稿子,戴上老花镜,仔细地看了起来。
王濛静静地坐在沙发上,心里有种说不明的味道。
张广年看的很慢,尤其是刚开始看的有点稀里糊涂,不知道为什么难把握,明明很好把握嘛!
荒诞的故事叙事缓缓展开,看到洪大帅拿枪要求改词儿的时候,张广年明白了,看完之后没有先发言,而是问王濛怎么看。
“文章的风格和表达的意思我很喜欢,但是容易被人借题发挥。另外一篇文章,骂了许多人,甚至连读者都给骂了,我怕到时候有点兜不住。”王濛苦笑道。
张广年沉思片刻说道:“你给我出了一个难题啊,不过我觉得这些担心有点多余了。上面的这些现象,有没有呢,我想咱们都知道,肯定是有的。
王濛同志,其实上面意识到了对文艺界管理的不足,有意减少行政命令的干涉,改革作协的管理体制。都讲改革开放,我想我们也应该改一改。如此来看,不但不显得突兀,反而显得很应景。”
另外张广年又谈到了其它的批判领域,认为文艺界如同《戏台》里面的角儿金啸天一般,也存在着德艺不匹配的问题。
“这两年文艺界越来越活了,但作家呢,有没有沾染上不良的嗜好?我看是有的。山呼海啸的读者赞扬声,会不会使作家享受这种众星捧月的感觉?会不会出现作家崇拜,产生不良的男女关系?
我认为这个问题咱们也要重视,作家的水平高了,对自己个人生活的要求也得高一点。正确地去处理作家和读者之间的关系,读者喜欢的是作品还是你作家这个人呢?”
王濛听后点头称是:“各大校园里,小诗人和小作家一呼百应,社会上也是如此。这些曲曲绕绕的关系,是要得到警醒。”
见张广年赞同,王濛身上已经轻松了许多。但从作协走出来后,又直奔作协其他领导或者是文坛著名作家的家里面,谈论这篇作品。
《文艺报》的冯木也提前看到了王濛送去的稿子,跟张广年一样对稿子的发表持赞同态度。
冯木见王濛仍有犹豫,用怂恿的语气说道:“你们《人民文艺》要是不敢发表的话,我们《文艺报》愿意发表。我们正愁没有一民同志的稿子呢,你倒好,还不珍惜。”
“冯木同志,我要是不珍惜,我会在燕京跑来跑去吗?这两天我的嘴皮子都磨薄了不少。”王濛回怼道。
冯木问道:“你究竟是发还是不发?”
“发,整体来说支持的同志占了绝大多数。”王濛做完决定,浑身轻松地靠在了沙发上。
冯木给他倒了一杯茶,让他润润嗓子。王濛喝完茶,对冯木提出了一个要求:“冯木同志,稿子你也看了,既然看了就得交点税,不能让你白看。”
“怎么?还要收我钱?”冯木气笑道。
“不是收你钱,是让你给我打个配合。我们发表文章,你们发表点评论,让借题发挥的人没办法发挥,怎么样?”
冯木沉吟了一下,同意了王濛的请求。
从《文艺报》走出来,王濛哼着小曲儿回到了《人民文艺》,两天没来《人民文艺》了,编辑们纷纷将目光聚焦在他的身上。
王濛挺着胸走到崔道逸面前,将稿子拍到了桌子上,爽快地说道:“立即编排,下个月刊发。对于多出来的稿子不抽稿,而是加印这一篇。”
听到王濛的话,崔道逸高兴地说道:“我这就给一民打电话,告诉他这个好消息。”
王濛在编辑部又布置了几项任务,走回了自己的办公室。
许一等几个编辑一窝蜂的围到崔道逸旁边,想看看这个让王濛跑了两天的稿子究竟写的是什么。
崔道逸给刘一民打了几遍电话都没有找到人,此时他正在课堂给大二的学生讲课。
回到静园五院的中文系,刘一民给崔道逸把电话回了过去。
“能发就行。”刘一民淡淡地说道。
崔道逸听刘一民平静地语气,再次说道:“王濛同志真的是跑了两天,嘴皮子都薄了一圈。不过结果是好的,到时候《文艺报》也会发表评论。”
刘一民心里“咯噔”一下:“他们不会坑我吧?”
这群文人可是最喜欢借题发挥了。
第406章 《戏台》发表-->>(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