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约半个小时,其余的人才陆陆续续的醒来。
时间马上要到五月中下旬,麦忙的时间要到了。刘福庆和大哥大嫂明天就要坐上火车回到汝城,刘一民给三人全买了软卧。
满月之后,朱母也离开了华侨公寓。杨秀云继续留在燕京帮忙带孩子,刘一民原本想雇保姆,但杨秀云觉得保姆对待孙子孙女儿肯定不如自己用心,最起码带到年底再离开燕京。
躺在卧室里,刘一民冲着朱霖说道:“等孕假一过,你就上班。实在不行的话,就雇一个保姆,帮咱娘一起照看孩子。”
诚如杨秀云所讲,两个孩子太小,保姆照顾不好这么小的孩子。尤其是一个人照顾两个,一旦闹起来,顾上这个就不顾不上那个。
要是没点责任心,两个小家伙就遭罪了。
家里缺个德华啊!
燕大中文系,中华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所正式挂牌成立,地址就静园五院的中文系办公楼里。严家炎专门批了一间办公室当做研究所办公的地方,并开始为研究所招办公室的工作人员。
“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你想要什么水平的?”严家炎笑着问道。
刘一民提起茶杯说道:“本科生就行,要是研究生就浪费,再说了,研究生也不会愿意来研究所里面当一个普通的工作人员。
另外本科生通过培养,也可以慢慢走向研究岗。”
刘一民话音落下,严家炎叹了口气:“今年大四毕业的学生除了考研的学生,都有了工作单位,想招到人,还真是不容易。”
“档案不是还没调走吗?”刘一民笑眯眯地说道。
严家炎无奈地说道:“档案是没调走,但大部分学生跟单位已经讲好了,咱们要是拦下来,不好交代啊!”
“跟对方单位谈好呢?”
“你看中谁了?”
“也没看中谁,我对闫真比较了解,手下有知根知底的,比较好用啊!且本人其实有留在燕大的意愿,只是没办法满足咱们燕大助教留校的要求。”
刘一民算是知道了为什么领导都愿意用熟人了,刚起步的时候熟人办事尽心啊,况且闫真的能力也很强。
严家炎沉思一会儿说道:“你去问问他吧,他要是愿意的话,可以留下,我帮你一起做湘省师大的工作。”
“得嘞,我还需要个财务人员。”
“财务人员,我帮你留一下,咱们燕大中文系的财务人员,也是紧缺的很,况且人家不一定愿意到研究所工作。”严家炎说完,又问起:“教授学者的人选怎么样了。”
“我准备邀请新闻专业的甘惜分教授、袁行霈教授,除此之外,还需要继续找电影学院专业教授。况且,我找这几位老教授,也不一定愿意在研究所挂名。”
“咱们系的教授没问题,历史系的还是要做些工作,外校的教授难度更大。”
刘一民淡然一笑:“实在不行,招一些研究生干。研究的产出,不是人多就一定多。”
严家炎拍了拍刘一民的肩膀说道:“有这么骨子霸气,其实我看你就不需要招人,自己找研究方向,自己写论文。等明年你研究生毕业,立马给你研究生招生资格。”
从严家炎的办公室出来,刘一民去找了闫真。闫真这些日子无所事事,除了在宿舍躺着就开始,尝试写作。
等到毕业典礼一举办,毕业证一发就滚回湘省师范当助教去。
“刘教授,您找我。”闫真喜出望外地问道。
刘一民和颜悦色地问道:“闫真,你愿不愿意留在燕大?”
“留校?刘教授,我不够格吧?”闫真不解地问道,说完认真地盯着刘一民的脸庞,想看看刘一民是不是在开玩笑。
刘一民说道:“留在燕大当助教,当然是不够格。不过,现在中文系在部里的支持下成立了一个研究所,我是副所长,需要一些工作人员,我想问问你愿不愿意。
工资跟系里面行政老师工资一样,可以住学校提供的单身宿舍,户口也可以留在燕京。”
闫真失落的心立马火热了起来,可想到湘省师大,又犹豫了起来。
“师大那边由系里协商,你不用担心。”
闫真听到后立马说道:“刘教授,我愿意到研究所干活。”
“活很简单,会议组织,文件整理等。你也可以趁着这机会考研,以后在研究所当研究员也是没问题的。”
刘一民勉励了闫真几句,将他带到了中文系的文化保护与发展办公室。
除了有一个大办公室外,还有一个刘一民单独的办公室。
“真有这个办公室啊!”闫真看着办公室下意识地说道。
刘一民脸一黑:“我还能骗你不成?”
“刘教授,我不是这个意思。”
“刚成立,牌子还没挂起来,你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一会儿到后勤将牌子拿回来挂上。”
“好的,刘教授。”
第403章 研究所草台班子成-->>(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