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次一定,一定!同志,听你的口音,也是咱豫省的?”杨秀云问道。
“大娘,我是69年支援首都建设的,是咱南阳人!”工作人员紧紧地握着杨秀云的手,听着熟悉的口音,忍不住多说了几句。
当年为建设首都从地方抽调工人,他们高喊着“为建设首都奋勇前进”的口号来到了这里,后来有人回了老家,也有人留在了燕京。
刘一民骑着摩托带着杨秀云朝着华侨公寓驶去,杨秀云疑惑地问道:“老二,不是往北走吗?”
“娘,我现在跟霖霖住在西边。您还记得四合院是在北边啊?”
杨秀云只在四合院里住过,没有到华侨公寓。
“记得,往北走,要是往西能到天安门,再往北是院子,路我都记着呢,就算是你不来接我,我也能找到四合院。”杨秀云两眼不断地在长安街上看了看去,感叹几年的时间,燕京又变了样。
“哪里变了?”
“人更多了,路上摩托车也多了。”杨秀云说完,又笑道:“你娘只是没读过书,是个睁眼瞎,但又不是憨子。”
到了华侨公寓,杨秀云打量着楼房:“咦,这房子真好,像是电视里面看到的。”
即将进门的时候,杨秀云拍了拍身上的尘土,生怕把屋子给弄脏了。
“亲家,你真是大老远还跑一趟,累不累啊?”朱母热情地问道。
刘一民刚走,朱霖就跟朱母和朱父打了电话,两个人专门过来等杨秀云的。
“不累不累,这点路算什么,还是坐着。以前我们拉着架子车一天跑几十里路,天不亮就走,晚上摸着黑回。”
杨秀云走到朱母旁边,以两倍的热情回复道。说完,从怀中掏出毛巾擦脸。
走到朱霖身边,关心地问朱霖有没有不舒服的地方。
“妈,我一切都好,就是现在有点行动不便。”
朱母说道:“一民照顾霖霖也尽心,霖霖本身也是医生,您放心,孩子生下来肯定是健健康康的。”
杨秀云看着朱霖的肚子,下意识地说道:“肚子这么大,该不会是个双胞胎吧?”
朱母和朱霖相视一笑,并没有接话。
刘一民带着杨秀云来到卫生间洗了洗脸,并教会她如何使用马桶。
杨秀云说道:“还真是电视里的洋玩意儿。”尝试了几遍后,杨秀云低声说道:“还有啥需要注意的不?我别把这么好的房子给弄坏了。”
“娘,就是一个房子,哪儿能弄坏。这是洗澡的,这是厕所,做饭在前面,放心我来做饭。我一会儿给您收拾个房间,您先到屋子里睡会儿。”
等走出客厅,朱霖指了指主卧旁边的房间说道:“妈,这间屋子已经收拾好了,您先吃点东西,然后休息会儿!”
刘一民给朱霖竖了一个大拇指,杨秀云确实也困,为了不让鸡蛋碎掉,愣是没睡觉,到了家里,困意马上就来了。
厨房里,朱母热了从外面馆子带回来的饭菜,吃完之后,刘一民去打了盆水,让杨秀云泡了泡脚后才让她睡下。
朱父坐在客厅里感叹道:“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你们两个要对老家的爹娘好点,从老家几十个小时不合眼,唉,真是为难她了。”朱母附和道。
感叹完,朱母说道:“我算了算预产期就在这一星期,这几天我请假在家里陪着霖霖,也跟亲家做个伴,一民你觉得怎么样?”
“妈,要不提前把霖霖送到医院待产,您觉得怎么样?”
朱母说道:“医院没有那么多的产房,我问一问吧。我先给霖霖做个检查,咱们提前一两天去就行。”
朱母打开药箱开始找工具,朱父和刘一民来到了书房,朱父看着刘一民的书房感叹道:“你这书房收藏的东西可以跟老作家比了。”
“爸,您喜欢什么您拿走!”刘一民慷慨地说道。
“君子不夺人所爱,家有硕鼠除外……嗯,说着还挺押韵。”
朱父暗戳戳的指当年朱霖从自家书房将文竹和假山搬到刘一民四合院的事情,这么多年还没忘怀啊。
“爸,霖霖是觉得您的思想到了不需要外物装饰书房的地步了。”
“嗐,女儿啊女儿!”
朱母给朱霖检查完就和朱父一起回去了,明天收拾东西住过来。
晚上十点多,杨秀云才从睡醒,不过是迷迷糊糊的。走出房间,一时间找不到南北。
“娘,你醒了,再吃点东西吧!”刘一民从书房走了出来。
杨秀云拍了拍脑袋,洗了把脸才清醒了不少。厨房里菜还在锅里热着,刘一民给杨秀云盛了一碗。
餐桌旁,杨秀云狼吞虎咽的吃着饭菜:“这房子真不赖,又大又亮堂,刮风下雨也没事儿,比你哥分的房子好多了。”
“哥那房子不掏钱,咱
第398章 可怜天下父母心-->>(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