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81章 《时代三部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过一日三餐,广厦万间只睡卧榻三尺。

    一个时代、一座酒楼、一个人;时代的缩影是人,人放大了就是时代。人的无奈,也是时代的无奈,人的悲哀,亦是时代的悲哀。”

    刘一民静静地看着大发感叹的曹禹,等他回过头时接话道:“人的成就,何尝又不是时代的成就。”

    “你说的对,这符合我们的时代造就英雄的英雄史观,成功的人总是忽略时代对他们的影响。像文艺界,多少人在以前属于是三教九流毫无地位,如今一跃成为文艺工作者,这就是时代给的。”

    刘一民和曹禹聊到了文艺界的一些现象上来,如今的文艺界是包罗万象,文学、诗歌和话剧的地位最高,最受人尊崇。

    在演艺界,话剧演员的地位也高,组织架构也更现代化。两人聊到演艺界的一些现象,某些领域的人在新时代摇身一变成为文艺大师,但身上的江湖气息仍然没有改变,而这个根深蒂固的门派规矩,也在束缚着发展。

    “尤其是相声,江湖气太重。话剧的演员通过演艺能力获得观众的认可,但相声没师承根本就没活路。”曹禹无奈地说道。

    曹禹认为,江湖气息太重,太重师承,且师父和弟子之间极不对等的关系,会影响该文艺事业的发展。

    “万老师,晚清至民国这段时间,话剧本身就承担着宣传新思想,打破封建枷锁的作用,自然身上没封建残留,但其它的就不一样了,百年到几百年的江湖气很难一朝洗刷干净。”

    曹禹让刘一民认真地去改写剧本,不必求快,只求精:“这个剧本写出来比《狼烟北平》和《传奇大掌柜》都好,人物形象塑造的实在是太丰满了,角色的可爱和可恨、可怜都展现的淋漓尽致。”

    “那我回去就开始写!”刘一民笑着说道。

    走出曹禹的办公室,刘一民到《传奇大掌柜》的排练场看了看,苏民和林兆华排练的有声有色。

    休息的时候,于是之询问第三部话剧的事情,刘一民拍了拍他的胸口说道:“放心吧,《传奇大掌柜》该排好了吧?”

    “这个月底就能演出了。”苏民得意地说道。

    因为《横空出世》排练用了人艺不少的好演员,《传奇大掌柜》当时排练冲突,只能错开演员的使用。

    在这里刘一民见到了扮演过《三国演义》里陶谦的张瞳、张大千等几个演员。

    林兆华也走过来让刘一民放心,并旁敲侧击询问新剧本的情况,小心思一览无余。

    从人艺出来后,刘一民将《天下第一楼》交到了《人民文艺》,王濛和崔道逸两人看过后一致认为是好作品。

    王濛感叹道:“老壶烧出来的开水,虽然是老味道,但是确实是经典啊!一民,在这上面,你让我看到了《茶馆》的影子!我这个人你是知道的,我这人赶时髦,最近用西方的意识流写了不少作品,得奖的,没得奖的都有。

    但你这部作品,比我最近写的都好。看来不管是哪种写作手法,归根到底还是在内容上面。”

    “王濛同志,不管什么时候,现实主义都是写作的一条康庄大道!”刘一民笑着说道。

    “你说的对,老崔,咱们就把这篇发到84年的第一期吧!”王濛看向旁边的崔道逸。

    崔道逸将热茶放到刘一民面前:“王濛同志,我觉得不仅是第一期,还得放到最重要的版面上来!”

    “对,放到最重要的版面上。”

    “王濛同志,师兄,我准备将《狼烟北平》《传奇大掌柜》《天下第一楼》合称为《时代三部曲》,这三者描述的都是同一时代,同一个京城,一脉相承,都是现实主义文学,你们觉得如何?”

    崔道逸看了王濛一眼,对刘一民的想法了然于胸,刚才他还奇怪,刚送来过《传奇大掌柜》又把《天下第一楼》送了过来,原来是这么个打算。

    “时代三部曲,同一个时代的故事,我觉得完全可以,到时候咱们印刷的时候也可以把一民这个提法加上去。我相信,等到《天下第一楼》发表的那一天,人人都会记住《时代三部曲》的名字。”崔道逸笑着赞扬道。

    编辑部的其他编辑,纷纷向刘一民表示恭喜。继《家园三部曲》之后,刘一民又有了新的三部曲。

    王濛说道:“我看到时候,全聚德也该在报纸上宣布一民吃烤鸭终身免费了!”

    “哈哈哈!”

    编辑许一开玩笑道:“一民,到时候可得请我们吃烤鸭啊!”

    “行,到时候让全聚德给大家送几只烤鸭过来。”

    编辑部里热闹的声音落下,王濛和崔道逸又拿给刘一民看了一篇,作为《人民文艺》的编委,他们请教一下刘一民的意见,看是不是应该发表。

    刘一民看完之后,纳闷地问道:“这不又是一篇《苦*恋》吗?”

    文章将一个人在中西方的经历进行了详细描写,通过对比,得出了在西方自由,富足又能实现自己的理

第381章 《时代三部曲》-->>(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