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余桦回到燕京文化局,并没有先去《燕京文艺》为他准备的改稿宿舍,而是直接走进了《燕京文艺》编辑部。
“周编。”余桦略带拘谨地喊道。
周燕如从堆积如山的稿件中抬起头来,扶了扶松垮的眼镜:“余桦同志啊,你不是出去了吗?这么快就好了?”
“一民同志实在是太热情了,请我去丰泽园吃了一顿饭,第一次知道丰泽园的葱烧海参是这么个味道。”余桦意犹未尽地抹了抹嘴。
前边坐着的章德凝回头看了一眼余桦:“丰泽园我还没去过呢,余桦同志,看来一民对你很认可啊!”
余桦自抬身价道:“一民同志说我的水平离名家也只差一步之遥,我的文字很有力量。我也知道是一民同志故意夸奖的,我以后肯定会努力成为知名作家。”
听余桦如此讲,章德凝微微一笑,扭头不再说话。
周燕如皱了下眉头还是鼓励道:“跟一民同志好好学一学,稿子好好改吧,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就来找我。”
余桦点了点头转身就准备回去改稿,周燕如又叫住了他,笑眯眯地询问他们吃饭都聊什么了。
余桦竹筒倒豆子,一五一十地全部给讲了出来。
听到都是在讨论文学,周燕如满意地点了点头:“史铁生的作品在燕京的影响力也逐渐变大,刘振云嘛,这小子水平一般,不过写作,跑得快不一定最后跑的就远。你们年轻人在一起多交流是有好处的。
你们没有聊《人民文艺》吧?”
“《人民文艺》?提都没提!”余桦赶紧将脑袋摇成了拨浪鼓。
周燕如轻轻咳嗽了一声:“我也没其它意思,赶紧改稿去吧。一天补贴两块钱,你不用担心钱的事情。”
等余桦走后,章德凝转身笑道:“周编,你也太小心翼翼了吧!”
周燕如满脸苦涩:“我也不想啊,谁让咱们《燕京文艺》这阵子是老太太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好不容易挖掘了一个新人,别咱们栽了树,人家乘了凉。”
“也是,现在燕京的几家文学杂志,都不是省油的灯。《十月》和《当代》一股子冲劲,《人民文艺》动作频频,一民、蒋子龙都成了《人民文艺》的编委了,咱们《燕京文艺》应该大力挖掘一些新人。”章德凝分析道。
周燕如点头表示同意,但转念一想,新人挖掘又谈何容易。挖掘出来了,别的杂志一约稿,就又跑了,想到这里又羡慕起《人民文艺》了。
刘一民骑着摩托车回到华侨公寓,进门之前先拍了拍身上的衣服,将上面的浮尘拍掉。
朱霖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等刘一民走近才看到她已经睡着了,身上盖着薄毛毯。
暖气的温度已经上来了,平常在屋子里光穿睡衣都没什么问题。
刘一民回到房间,拿来了一床薄被子给朱霖盖上,将电视关掉。
电视声音一停,朱霖就醒了,迷迷糊糊地揉着眼睛嘴硬地说着自己根本没睡着。
刘一民揪了揪她的脸颊说道:“瞧,这嘴硬的都能拱地了。”
“哎呀,刘老师,我又不是猪。”朱霖的反应很快,快速地坐正了身体:“刘老师,你们吃饭吃的怎么样?”
“还能怎么样?就吃饭呗,史岚很想你。”刘一民笑着坐在朱霖旁边,两人说着悄悄话。
过了一会儿,刘一民将余桦送来的土特产拿了出来,里面有黄酒、海盐青顶茶、还有西塘八珍糕。
“余桦同志还挺有趣,还带这么多东西来。刘老师,他写的是什么?”朱霖好奇地问道。
刘一民回想了一下,余桦这篇名字叫《星星》,讲的是一个孩子拉小提琴的故事。
根据自己的印象,大概的跟朱霖讲了讲。
“这个八珍糕吃着一股子中药味,不过还不错,甜而不腻,很有南方特色。刘老师,你尝一尝。”朱霖捏起一块八珍糕递到了刘一民的嘴里。
刘一民品尝完后点了点头:“这个余桦,还真是有心了。”
“刘老师,《横空出世》场场都是人满为患,有几个演员嗓子都要哑了。战友话剧团和总政话剧团以及沪市人艺、津城人艺等十余个地方话剧团都从人艺买走了剧本。演员和导演的奖金,就是用这一部分利润发放的。”
朱霖说完,刘一民在心中算了一下,十几家剧团的剧本费,刘一民能从人艺分得约五千块钱左右。
“也算是为演员们做个贡献了,三十块钱奖金过年的时候能过一个好年了。《传奇大掌柜》排练的怎么样?”刘一民问道。
朱霖嘿嘿一笑:“苏导他们排练的时候,我溜进去看了一眼,排的还行。苏导带着演员专门跑到了丰泽园一趟,因为人太多,把后厨搅的鸡飞狗跳的,不过也从后厨学习到了不少的东西。”
聊到傍晚,刘一民看了看时间起身去厨房做饭。
“朱霖同学,晚上想吃什么?”刘一民问道。
朱霖跟着刘一民走进厨房打开橱柜说道:“晚上没什么胃口,我自己煮点小米粥就行。”
第377章 力挺女排-->>(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