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70章 邀请加入《人民文艺》编委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心一沉,快速地撕开掏出信读了起来。看到一半的时候,抬头看向李俊:“已经提干了啊?”

    “作战勇猛,还受伤了,立了一个一等功,火线入D,战场提干!他本来想自己寄信给你的,我们剧组要回来,正好替他捎回来了。

    他还让我替他谢谢你的糖,吃着很甜!”

    “伤到哪儿了?”刘一民看完信,发现信上面没有讲。

    “伤到背上了,弹片划了很大一个口子,差点就伤到脊柱了。”

    李俊在卫廉的后背比划了一下,几乎是从左肩顺着脊柱下来的。

    要是打到脊柱上,很可能就上身瘫痪了。

    “现在他们应该换防了吧?”

    “换防了。像喜子这种,再到连长应该是没问题的,就是学问差了点,要是能跟上,估计还能提一提。”

    刘一民高兴地点了点头,他是真心的为陈秋喜感到高兴。

    喜子在信里面只是简单的提了几句自己提干了,但是能看出他心里面的喜悦之情。

    李俊其实还想拍《横空出世》,但是要拍的话成本有点高。另外电影局卡主了《横空出世》的拍摄,看样子是不太想让各大电影厂拍这部电影。

    要不然书火起来,几大电影厂就打破脑袋争拍摄权了。

    “李导,你已经马不停蹄地拍了两部电影了,我看你还是好好休息一下吧,你也老大不小了,好好陪陪家人。”刘一民宽慰道。

    听到老婆孩子,李俊嘴角掀起一丝微笑:“说的也对,陪老婆孩子的时间太短喽!”

    话音刚落,门口又响起了敲门声。刘一民打开门,竟然是崔道逸和王濛。

    “王濛同志,师兄,你们怎么来了?”刘一民问道。

    崔道逸笑道:“你作为我们《人民文艺》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我跟王濛同志来拜访你一下。”

    “你这是有客人?”王濛问道。

    “八一厂的两名导演,李俊导演和卫廉导演,他们刚拍完《雷场相思树》回燕京。”

    李俊和卫廉从书房走了出来,跟王濛和崔道逸打了一声招呼、

    “这挺巧!”王濛跟两人握了握手。

    李俊和卫廉看到王濛和崔道逸来了就想离开,被王濛拦住了:“咱们一起聊聊,电影和文学是相通的嘛!”

    五人坐在书房里面,王濛先开口说道:“以前《人民文艺》是国刊,是大刊,在《人民文艺》上面发表作品是光荣的,你在别的地方发文章,大家不一定觉得你是作家。但你要在《人民文艺》上,那你就是作家。”

    王濛谈了谈目前《人民文艺》面临的颓势,又询问了一下李俊和卫廉对于《人民文艺》目前作品的看法。

    李俊说道:“咱们《人民文艺》的作品我是期期不落,整体的问题显而易见,那就是相对其它的杂志来讲活力不够,另外有一些文章实在是觉得难看。我觉得就跟一民提倡的那样,要坚持现实主义基调。”

    王濛对李俊的话表示赞同:“《人民文艺》是得来点新东西了。”

    王濛说完又看向刘一民:“一民啊,刊物在变革的时候也是最动荡的时候,我希望你能够对《人民文艺》的工作多多支持。”

    “王濛同志,那是自然的。”

    卫廉插嘴道:“众所周知,刘一民同志的只有两个发表刊物,一个是《收获》,一个就是《人民文艺》嘛!”

    王濛和崔道逸会心一笑,他们怕改革的过程中造成杂志的刊物大幅度下降,寻求刘一民提供作品支持,帮他们稳住销量。

    刘一民起身说道:“正好,一篇刚写好,王濛同志你看看,能不能入《人民文艺》。”

    “不用看也能!”王濛起身双手接过了刘一民递过来的稿子,认真地阅读了起来。

    崔道逸和李俊围在王濛两边,卫廉倒也想看,但是他身份不太够格,半坐着又想凑过去,又觉得不行。

    刘一民递给卫廉一杯茶说道:“咱们喝茶,卫导,会下棋吗?咱们碰一碰!”

    “那就来吧!”

    两人下了两盘,三人才看完了。李俊和崔道逸用手支着身子,搞得两人脖子和胳膊都是疼的。

    “一民,听老张说你学会做葱烧海参了,这就是葱烧海参的主菜啊,不错嘛,将饮食文化和老北平的历史底蕴结合在了一起。加上《狼烟北平》,这是第二篇老北平风味了。我看完一民这篇,你们猜怎么着?”

    “怎么着?”

    “我觉得一民用词特地道,比我这个老北平更地道,AUV,更像是皇城根儿下长大的。”王濛用喉咙和两腮的肌肉说着地道的燕京话。

    其实王濛也不是真正的老北平人儿,祖籍是燕京十四环的沧州人,只不过是从小生于斯长于斯。

    李俊犹如尿急一般想跟刘一民说话,可是被王濛的话给堵在了喉咙里,无奈只能听着王濛讲。

    “一民,其实我们来还有个想法,想邀请你加入《人民文艺》的编委会。我们准备让一批老作家离开编委会,引入一批新作家!”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