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64章 再扛老北平文学的大旗(两更万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老黄,还是你们两家出版社联合出版,你觉得怎么样?你们一家肯定也印不完,韦君怡和陈元同志都是老同志,两个人在美国的时候是肝胆相照,回国更应该紧密合作,你说是不是?”刘一民笑着说道。

    黄春雨微微沉思片刻后就点头说道:“那行,由我们商务印书馆对书进行设计怎么样?你也知道,我们设计的书比人民文学好看了不止一点。”

    “好啊,统一封面设计对于销售也是有好处的,不用做严格的区分。”

    刘一民答应之后,黄春雨神秘地问道:“你是不是去了?”

    “去哪儿了?”

    “你知道。”黄春雨说罢嘴做了一个“boom”的动作。

    “哈哈哈,喝茶喝茶。”刘一民不置可否地说道。

    黄春雨又问刘一民这两天去哪儿了,刘一民笑道:“我带朱霖同志去休养了一阵。”

    黄春雨扭头对着朱霖说道:“朱霖同志,恭喜恭喜啊!”

    “谢谢你了春雨同志!”

    当着黄春雨的面,刘一民直接给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李书打了电话,确认了由两家出版社共同出版的事情。

    “一民,你真是两手一撒跑了,我们都跟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你师兄老崔更倒霉催的,丢了《横空出世》。他们刚换主编,新主编上任三把火,正准备改革呢,《收获》给了当头一棒。”

    李书话里话外颇有几分幸灾乐祸的意思,不是李书不仗义,实在是崔道逸平时对他压榨的“太过分”了。

    “老李,告诉我师兄,他是我亲师兄!出版的事情就这样敲定了,设计的事情交给商务印书馆。”

    “行,黄春雨这小子跑的是真快。”李书无奈地摇了摇头。

    挂断电话,黄春雨讲起今年鲁迅文学奖中篇合集出版的情况。

    “到目前总共卖了三十万册,合集有市场,但实践证明,市场并不是很大。但社长说了,会坚持这条路走下去。过不了多久,这笔稿费应该也会到。”

    黄春雨事情谈完之后,利索地离开了华侨公寓,临走前看了一眼书房的空调,羡慕地说道:“什么时候我们办公室能装上一台,办公室的风扇半死不活的,不过好过没有。”

    “条件会好起来的,有风扇比大多数地方已经好多了。”

    “走喽,期待着出版的喜讯吧!”

    送走黄春雨,刘一民和朱霖看了一会儿电视。

    “刘老师,你什么时候去学校上班?”

    “怎么?急着我去上班?”

    “不是,我做一下安排,你去上班我一个人在家也没意思,还不如也去上班。”

    刘一民说道:“等9月5号开学之后再去坐班,这段时间我准备去丰泽园学习一下葱烧海参的做法。”

    “你?学葱烧海参?丰泽园?”

    刘一民用手捏了一下朱霖的下巴:“你看不起人啊?”

    “不是,人家丰泽园会教你吗?”

    “我又不去当厨子,再说了我替他们丰泽园做一下宣传,他们肯定乐意啊!”

    “宣传?”

    “我看了丰泽园的历史,丰泽园的历史代表着老北平饮食文化和历史的变迁,我觉得写出来挺有意思的。”

    朱霖点头道:“这就是你跟老师说的老北平文学啊,燕京人在吃上确实讲究,写出来说不定又是一部《茶馆》。”

    “所以,这两天我准备去拜访一下丰泽园!”

    朱霖调皮笑道:“葱烧海参学不会不准回来!”

    翌日,也就是8月29号,刘一民走到了丰泽园品尝了他们的看家菜葱烧海参。

    刘一民尝完之后叫来服务员问道:“这葱烧海参是哪位厨师做的?”

    “怎么?这是王义均同志的徒弟做的。”

    “王义均老爷子在吗?”

    “老同志可是做国宴的,小日本的座上宾,去年还去日本表演了技术。怎么?十块钱的葱烧海参?还让老同志给你做啊?”

    “我是来拜访王义均老同志的,我叫刘一民,是个作家。”

    “是啊,怎么着?”

    这调调,活脱脱的《雍正王朝》里面被四爷扇脸的小太监。如今的丰泽园属于国企,员工臭脾气是一点没改。

    “同志,如何能见到王义均同志?”

    “见不着,老爷子不是谁想见都能见的!”

    “您是刘一民同志?”旁边有人问道。

    刘一民扭头看去,也是一名服务员。

    “对,同志,我想见一下你们经理!”

    “我们经理在后厨,我去跟您叫,《横空出世》就是您写的吧,我太喜欢了。”

    过了一会儿经理从后厨走了过来,看到刘一民后热情地伸出双手:“刘一民同志,欢迎欢迎,实在是不好意思,今天后厨一直忙,我就呆在里面没出来。”

    刘一民笑着说道:“经理同志,你注重后厨的同时,也不要忘了前面的服务态度培训啊,老丰泽园要都是像这位同志一样,丰泽园估计开不了仨月。”

    ps:感谢大佬们支持,书到了两千均,我想通过变成两章提高一下均订,不知道有没有可能到精品。总之,谢谢大家的支持,跪谢各位衣食父母。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