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62章 让子弹飞一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聊天。分别了十几天,仿佛有说不完的话儿,一直聊到凌晨才睡了过去。

    翌日,朱霖端着鸡蛋和烙饼走进书房询问道:“刘老师,你怎么不吃早饭?”

    “等写完这篇文章再吃早饭。”刘一民头也不抬地说道。

    朱霖拿着鸡蛋轻轻地在桌角磕了磕,一边剥一边走到刘一民的身后看他写的是什么。

    “真话究竟是踩了谁的尾巴,我们必须将广大群众区分开来,谁是‘心向’美国之人,谁又是.”

    朱霖看完刘一民写的后笑着说道:“刘老师,早就该写了,徐驰同志前天还在《燕京日报》上替你骂了,不过徐驰同志可能是顾忌自己形象,欠缺战斗力。”

    “老徐同志一把年纪了,你让他骂街那不是难为他了。”刘一民笑道。

    “嗯,我知道。刘老师,鸡蛋已经给你剥好了,我先去上班了。”

    “你路上慢点啊!”刘一民说道。

    “知道啦。”

    等朱霖走后,刘一民在房间里专心写起了文章。约莫到九点种,一篇战斗力十足的文章就写了出来。

    对一些污蔑之言进行反驳,将批评的群体给区分开,团结大多数,批评极少数。

    那些“心向”美-国的,刘一民可就没客气了,好一顿乱喷。

    你去过美-国吗?你就反对我?闭嘴吧你,数典忘祖的玩意儿!

    写完这篇文章,刘一民开始去写《横空出世》,稿子原本就已经写了约一万五千字左右,等到十一点左右的时候,稿子的字数几乎快到了两万字了。

    刘一民甩了甩有点酸痛的手走出了华侨公寓,骑着摩托车先来到《中青报》,将自己的文章交给了于佳佳。

    于佳佳看着刘一民的样子,也忍不住问他去哪儿了。

    “总不会是去沙漠里了吧?你这样子跟塞罕坝的同志们有一比。”

    刘一民笑了笑,算是承认了。

    于佳佳又说道:“这样挺好,以前啊,你身上文人气息太浓,现在这幅样子,多了几分英雄气。”

    “按照你说的,我还得再晒一晒。”

    “那倒不用,再晒一晒就认不出你来了,会以为是哪里的非洲同志。”

    于佳佳开完玩笑,开始看刘一民的文章,看完之后说道:“估计你这篇文章发完之后,反对的声音基本上都没有了。”

    “为啥?”

    于佳佳看了看左右,低声说道:“现在报社、杂志都在审查关于资倾的文艺作品,凡是能感觉到这事儿的人,肯定不会再冒头了。”

    刘一民没有说话,冲着于佳佳露出了了然的神色。

    “那你这文章还发不发?”

    “发啊,好不容易写的当然要发,没人说话又不等于没打到人,让子弹飞一会儿!”

    “那行,刘一民同志,欢迎你回到燕京,我尽量让明天刊发。我们中青报换新主编了,我跟他还不太熟。”

    “行,我先去四合院了,有结果你给我打电话。”

    于佳佳拿着稿子先去了一趟主编办公室,新任主编叫做佘世光,一直做的都是宣传方面的工作。56年就是中青报的副主编了,后来《中青报》停办被调走了,去了体育报。

    于佳佳是《中青报》恢复后的调来的,跟他自然是不熟。

    办公室里,佘世光拿着稿子看向于佳佳:“可以发,刘一民同志的文章,咱们《中青报》不发其余地方也会发,虽然言辞激烈了一点,但是也符合中央精神。”

    “刘一民同志喜欢快刀斩乱麻,不喜欢拖沓,所以言辞上就激烈了一点。”

    “我喜欢,你下次介绍我认识一下。听说你们关系很好?佳佳你要努力,多写出几篇精彩的报道,虽然你来咱们《中青报》时间不长,但是我看你过不了多久,完全可以独当一面。”

    佘世光慢悠悠地说完,于佳佳连忙表示自己一定努力。

    佘世光“嗯”了一声,显然对于佳佳的反应十分满意,手下就需要这种年纪轻轻的铁娘子。

    中午,刘一民就在四合院里陪着朱霖一起吃饭。

    翌日,《中青报》刊登了刘一民的文章。多数人都看的是津津有味,甚至看完之后还喊了一句大快人心。

    少数人看着上面的文章如同吃了苍蝇一般,气得大骂道:“这是扣帽子,他这是扣帽子,都什么年代了,还玩这一套!”

    上面的文字在脑海中一点点的放大,最后字在脑海中不断变幻,呈现出“汉奸”两字。

    “瞧他写的,现代青年人最大的问题是身体离美国太远,心离美国太近。”

    “别,可别带上我,我没觉得有问题,写的是‘有些青年人’怎么?这俩字被你吃了?我奇了怪了,刘一民同志踩到你的尾巴了?”

    “我没有没有,其实我觉得写的挺好的,刚才脑子有点不清醒。”

    事实证明,于佳佳的判断是有些问题的,隔天还是有报纸刊登了一些阴阳怪气的文章。

    总有一些人看不清形势,也总有一些人心向美国,也总有些报社编辑歪了屁股。

    不过音量上小了许多,说话没那么明目张胆了。而且题材也是以散文的形式写的,大多写的是自己初步踏上美国土地上的感受,讲美国的高楼大厦数量是中国的五六倍,美国的餐厅可以买到任何食物,美国的服务员认真地对待每一位客人,见到时会四十五度鞠躬。

    “四十五度鞠躬?日美串子?”

    【当飞机第一次降落洛杉矶的时候,走出飞机,闻到了海风里夹杂着的太平洋湿润季风】

    “航班只有到旧金山的,哪儿有到洛杉矶的,这又是心向美国的幻想文。”刘一民笑着对旁边的朱霖说道。

    “哈哈哈,地理知识没有学好呗!”

    朱霖坐在旁边的沙发上,吃着西瓜乐不可支。

    刘一民挥笔写下一行字——《狂热的西方幻想曲》。

    这次刘一民没有写很长,大约写了一千五百字,将几篇文章里面的漏洞给指了出来,并指名道姓的骂了几家报社编辑部。

    【就这种漏洞百出

第362章 让子弹飞一会-->>(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