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51章 中文系之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了起来。

    “瞧您一惊一乍的,跟您开个玩笑,当然也不是问你要经费,你别害怕。”

    “我害怕什么?中文系这点经费.还真是拿不出来。”

    领导可能都这样,刚开始的时候说大力支持,可是真到要钱的时候,可就抠抠搜搜了。

    “刚才啊,杨教授跟我讲,您以后就是名正言顺的系主任了,我提个小小的建议。”

    严家炎喝了一口茶,淡淡地说道:“讲!”

    “刚才杨教授还给我讲,说咱们中文系要多培养实干的人,不能培养空谈的人。我有个小想法,就是将解放前的《毕业歌》作为咱们中文系的毕业歌,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

    “好,这是个好事儿,同意了,到时候毕业颁发证书的时候,你带头唱。”严家炎说完,看向刘一民问道:“还有事儿吗?”

    “您不让我说啊?”

    “说吧,搞得咱们中文系没民主似的。”

    “就是经费的事儿!”

    “出去!”

    “好!”刘一民拿着资料转身走出了严家炎的办公室。

    中文系的阶梯教室,崔道逸受邀回来跟学生讲发表的分享会,主要是讲如何写作,如何发表,最重要的是写出来找谁发表。

    刘一民作为崔道逸亲的师弟,自然得来捧个场。

    “同学们,要想发表,立意要好,立意好了情节不好可以修改,但要是立意不好,修改都修改不了。

    这两年改革文学和军事题材的逐渐增多,改革文学都不陌生,提出者就是咱们燕大的教授,在后面坐着呢。大家可以观察自己身边的变化,去写,去记录时代.

    最后中文系的同学们,我作为大家的师兄,愿意当大家前行路上的垫脚石,写好的可以让师兄帮忙看看,争取能够发表到咱们国刊《人民文艺》上。

    刘一民副教授,第一篇就是发表在咱们《人民文艺》上,接着开启了他那波澜壮阔的写作生涯,一篇又一篇,篇篇攀高峰。”

    等讲完课后,刘一民邀请崔道逸和李书去办公室:“师兄,你讲你的,提我干什么?”

    崔道逸笑着说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作为一个编辑能够发现你这样一个作家,编辑生涯无憾了。”

    “老崔,人家一民是主动投搞的,恰好到了你手里,你属于是坐享其成。”旁边的李书调侃道。

    “哼,怎么不到别人手里?说明我们有缘。”

    刘一民说道:“其实当时几个月没回信,我已经急了,我都准备重新写一遍把稿子投到《燕京文艺》了。”

    “那这个时候就是《燕京文艺》的章德凝拉着你天天絮师姐弟情了。”李书打趣道。

    崔道逸是中文系的学生,到了办公室自然要给各个教授打招呼。

    “严老师。”崔道逸礼貌地叫着。

    “不错,你在编辑领域没有给咱们燕大丢脸。”严家炎笑着说道。

    吴组缃教授问李书,刘一民的《雷场相思树》卖了多少册了。

    李书说道:“没卖多少,现在我们跟商务印书馆合起来也就一百五十万册,跟《凯旋在子夜》的七百五十万册,差了整整六百万册。”

    几个教授被李书的模样给气坏了,旁边的孙玉石教授立马说道:“你们《人民文学出版社》真是长行市了,一百五十万都不看在眼里了。”

    “孙教授,不是我们不看在眼里了,只是比起来确实差了很多嘛!”李书得意地说道。

    刘一民拉住李书说道:“好了好了,不要吹捧我了!”

    三人出去后,几个老教授互相是使着眼色,嘴里不断发出感叹声,跟村口传话的ler婶子似的。

    李书和崔道逸临走之前,告诉刘一民,第二笔稿费到时候很快就会到。

    “《雷场相思树》虽然赶不上《凯旋在子夜》的销量,可是要比大多数的强多了。”

    临走时崔道逸拉着刘一民问他几个月了都没动静,是不是已经把稿子给《收获》了。

    “还没写出来呢!”刘一民说道。

    崔道逸故作大方地说道:“没关系,师兄不嫉妒,接下来该给《收获》了。”

    刘一民将他们两个送到未

第351章 中文系之殇-->>(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