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32章 大嫂有喜,朱霖努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朱霖脸一红忙转了话头,开始聊起毛衣有几种织法了。

    “大哥,在矿务局当上干部,感觉咋样?”刘一民问道。

    “啥样?从前啥样还啥样,什么官儿加上个副字儿,那就是放屁都不响!不过我心满意足了,好好干好自己的事儿就行。”刘一国老实地说道。

    “老大,矿务局的安全科责任可不小。这矿上一旦出个事儿,那可就是大事儿,虽说是个副的,可该尽的责任得尽到位!当年,煤矿出事儿,我现在想想都后怕!”

    在旁边拾掇柴火的刘福庆,急忙交代道。

    “知道了,爹,放心吧!我不会给你和一民抹黑的!”刘一国保证道。

    除夕夜里,刘家人都聚集在厨房里干活。昏黄的灯光下,大家仿佛有说不完的话儿。

    外面寒风呼啸,里面言笑晏晏。灶台上的锅突突的冒着热气,刘一民身上红色的毛衣格外的喜庆。

    “肉炸完了,霖霖,看你的了!”

    “让大家瞧瞧我做的鱼!”

    大家轮番做着自己的拿手好菜,方桌上摆的满满当当。等鱼做好,除夕的饭菜算是全部做好了。

    “爸妈、大哥大嫂,尝尝我做的鱼!”朱霖高兴地说道。

    “不错,不错!”

    杨秀云尝了一口,连忙夸奖道。北方人不善吃鱼,大家吃的格外小心。

    吃完饭,大家一起挤到屋子里面看着电视,今年是第一届春晚,就连刘一民看的也格外认真。

    马季和姜昆的相声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节目虽然多,但是主要演员就那么几位。

    姜昆、马季、李谷一几乎是撑起了全场。

    “这节目有趣,比矿务局自己举办的元旦晚会有意思。”大嫂顾萍一边织毛衣一边说道。

    眼睛一直盯着电视,但手上的动作丝毫不慢。

    “咱矿务局能跟电视台比?咱矿上几个小年轻,扛着收音机唱的是啥玩意儿,听了半天也没听懂。”刘一国说道。

    等春晚结束,一家人显然还没有看够,热热闹闹的讲着刚才的节目。

    春节晚会将从今年开始,化为几代中国人的记忆。即使之后大家开始不断地对春晚翻白眼,但仍然会去搂几眼节目。

    刘家的喜悦只持续到大年初一,大年初一之后,家里面的笑容就渐渐被离别的不舍给取代了。

    过了大年初一,刘一国要去矿务局上班,再过三四天,刘一民和朱霖就要回燕京。

    大年初三,文化馆的馆长老张照例来到了麦积大队。老张听说刘一民初四就要到燕京去,笑着说自己来的早,要不然还见不到了。

    “老张同志,你要不来,临走前我也得到文化馆拜访你!”刘一民笑着说道。

    听到刘一民的话,老张十分高兴,拉着刘一民讲起汝县目前的文化事业:“咱们县正准备开建汝瓷博物馆,等建成之后你得回来剪彩!咱们县终于有博物馆了,文化馆的那些文物,也有了个好去处!”

    汝瓷博物馆是老张东奔西走的结果,要是没有他,还不知道得晚建多少年。

    文化馆里文物众多,老张要是想发财,此时偷偷的藏一些文物根本没人发现,就说那铜钱,一大马缸放在老张桌边,他抓几把塞兜里谁又知道呢!

    “老张同志,看来以后国家文物局要评你当先进工作者喽!你可真傻,偷偷拿回家点,以后你可就发财了。”刘一民笑着说道。

    “我哪能那么干!我这点事儿跟你不能比,你都去国外保护文物了!不过说实话,现在文物保护越来越难,我只能略尽一点绵薄之力了。”

    老张写作上欠缺火候,在文物保护上是不遗余力。后来获得了国家文物局的“从事文博工作三十年”的证书,还有豫省文物局的先进工作者。

    “你结婚的时候那场面,我当时酒都不敢多喝。曹禹、夏言、张广年,哪个不是响当当的人物,没想到我全见了。我回来的时候跟大家说,谁都不信呐。

    后来你把当时的照片寄给我,我拿给大家看,他们才相信!”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