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26章 总政优秀剧目一等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华人顶尖科学家不少,但是鲜有像钱老那样放弃名利为国家做出如此贡献者,各种荣誉都没办法表彰他所做的成就。

    中国人身上的脊梁,其中有一段就是钱老给的。

    而他对未来科学的预见也是具有前瞻性,八九十年代就开始讨论“人工智能、灵境(VR)、新能源汽车”。

    刘一民拿着钱老的信如获至宝,看了将近一个小时都没有看够。提笔想写回信,但迟迟不知道如何落笔。

    晚上朱霖从人艺回来,看到书桌上的信,同样是百看不厌,仔细琢磨着上面的每一个字,并给刘一民做着分析。

    “刘老师,你什么时候给钱老回信?”朱霖忍不住问道。

    “我仔细想一想!”

    “也不知道以后能不能见到钱老,问问原子弹怎么研发的,钱老说有时间还准备跟你聊聊天,刘老师,你要是真的见到钱老会聊什么?”

    钱老的实际工作跟原子弹并没有关联,有关联的是两弹结合,导弹搭载核弹头。但这方面的保密工作实在是做的太好,就连外国也认为钱老研发了原子弹。

    刘一民坐在椅子上想了想,他自己也不清楚,聊人工智能?无人机?智能手机?

    说实话,他就是一个文科生,聊科学技术也只能聊一下应用场景,再深入一点那可就露馅了。

    应用场景可以当做作家的未来想象,倒是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不过八十年代,钱老还有一个特别关注的领域,那就是气功。气功热如今在中国开始悄然兴起,讨论的人正慢慢的变多。

    不过目前还没有名誉天下的“大师”,只有媒体口中的“神童”。

    很多人特别好奇,钱老为什么会转向气功研究,毕竟这可是跟科学对立的。

    刘一民觉得这跟美苏同时在研究特异功能分不开,国内的科学家也感到十分紧张,万一真被两国搞出来特异功能了,那中国就落于下风了。

    恰好“气功”在中国有历史文化土壤,钱老作为一名顶尖科学家,更喜欢去探索未知领域。

    朱霖打算明天抽个时间到琉璃厂一趟,将钱老的信给裱起来放在书架上。可以不用特意给人看,但是必须好好保存。

    “走,一起做饭吃去,我都饿了!”刘一民笑着将朱霖拉出了书房。

    朱霖摘菜,刘一民敲鸡蛋,又从冰箱里面拿出来一块五花肉炒了一盘肉菜。

    他们两个人在家,经常是一荤一素。想改善伙食了,不是往木樨地跑就是跑到朱母家。

    这阵子因为天太冷,朱父和朱母倒也不经常喊着两人去家里了。

    “说实话,鸽子汤几天不喝,还有点馋了!”刘一民笑着说道。

    朱霖说道:“明晚我回来带着只鸽子,咱们自己在家煲。刘老师,你猜我们话剧排练的顺利不顺利?”

    “不顺利!”刘一民夹了一块肉放进了嘴里。

    “你怎么知道?”

    “肯定的。让杨力新扮演黑人,那就是一个挑战!”刘一民说完,又问道:“杨力新没有什么情绪吧?”

    “这倒没有,他现在很踊跃,一股子劲儿不知道往哪儿使。蓝老师看到他有点泄气,就夸一夸,这效果还真挺好。主要是黑人和白人的扮演问题,关键是咱们的演员不黑也不白,是黄种人。观众看不出来对比,就没啥代入感。

    我们考虑像唱戏一样,给化个妆,但是看上去不真实,太滑稽!”

    朱霖一副苦恼的样子,除了不像黑人和白人,另外就是杨力新不知道同性恋是什么样子,模仿的不到位。

    “模仿不到位?这不是什么难题,你就让杨力新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的想着自己是,从日常生活的改变入手,彻底代入戏里面。”

    刘一民说完,嘴角露出一丝莫名其妙的微笑。

    第二天朱霖上班,刘一民上午提笔给钱老回了一封信,先是在信里赞扬了钱老的功绩,表达了敬佩之情。

    最后在信的末尾写上“晚辈接信之时不胜荣幸,本欲上门复信,但又恐您工作繁忙,多有

第326章 总政优秀剧目一等奖-->>(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