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11章 朱霖收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没怎么翻字典,就学会了。”

    刘一民看到旁边的吴组缃和严家炎两人,听到徐驰的话,脸上的肌肉都抽了抽。

    台下的学生嗷嚎一声,也没有再继续提问的兴趣了。

    刘一民暗暗给老徐同志竖起了一个大拇指,不过这倒不是徐驰故意这么说,他的外语的确是无师自通,通过翻字典学会的。

    课堂结束,徐驰到系办公室,跟几个老教授打了一个招呼。

    严家炎将徐驰和刘一民请到了自己的办公室,严家炎笑着冲徐驰说道:“徐驰同志,一民,你们一起去美国,我就放心了!你们两个,毕竟有合作的经验嘛!”

    临近出发,严家炎又嘱咐了刘一民几句。并拿出了一张兑换美元的证明,上面盖着教育部的公章,刘一民拿着这证明直接到可以兑换外汇的银行兑换就行。

    上面的额度只有500美元,好在文化部也给了刘一民批了700美元的兑换额,文化部另外给每人发放了50美元当做零用。

    因为是组团出访,置装费必不可少。距离刘一民上次出访法国已经满三年,所以又领到了200元的置装费。

    如果距离上次出国满一年的话,那只能领取100元置装费。

    从中文系的办公室走出来,刘一民带着徐驰来到了华侨公寓。

    走进屋里,徐驰笑着打量了几眼华侨公寓,并没有表现出像崔道逸和李书等人那么惊讶的感觉。

    “这房子不错,比四合院住着舒服。就这个住房标准,比我姐夫家都高!”

    徐驰幼年时期,家庭环境就好,属于是见过是大面的。父亲徐一冰是近代著名的体育教育家,为了摆脱“东亚病夫”的帽子,拍卖家产,创办体校。

    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之时,组织学校的学生成立学生军参战。战事结束,依然专注于体育教育,为我国近代体育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姐夫是军人,弟弟是航空专家,曾主持、组织或亲自设计的飞机有歼教-1、初教-6、强-5、歼-6、轰-6、运-7。

    可谓是满门忠良!

    见的多了,也就没那么惊讶!

    “老徐同志,这是书房,我给你沏壶茶!”

    “来杯咖啡吧,马上就要到美国了,先养养胃!”徐驰坐在了刘一民的书桌旁,眼睛瞄向上面的草稿。

    “好嘞,刚有一包新咖啡,老徐同志你有福了!”

    “《绿皮书》这是要写成剧本?”徐驰问道。

    “对,万老师觉得写成剧本不错,以前没提,我估计一方面是缺剧本,一方面也是看到了最近从国外引进来的本子,觉得洋戏也能受到观众的喜爱。”

    刘一民将冲好的咖啡放在书桌上,自己则是喝茶。

    徐驰看了几眼后就抬眼看向刘一民:“你最近不止写了这么一篇吧?”

    “你来的不巧,刚写好的已经送到了《人民文艺》了!”

    徐驰好奇地问道:“什么题材的?”

    “也是关于这场战争的!”刘一民说道。

    徐驰品了一下咖啡后,让刘一民给他讲讲具体的内容。

    “讲的是五个大学生在前线的故事,这些学生兵在战场上的洗礼下成为了真正的军人,有的人牺牲,有的伤残,有的继续战斗在战场上,成为我军未来的新一代骨干!”

    “讲具体点?”

    于是,刘一民具体的给徐驰讲了讲,直到咖啡喝完,徐驰才说道:“真想知道,你怎么有那么多的思路?”

    “我也不知道啊,我就是用钢笔一直写一直写!”

    这下轮到徐驰嘴角抽抽了,这话可真欠打,不过听起来怎么那么耳熟?

    “你小子,真是.”

    “哈哈哈,老徐同志,说实话,这《绿皮书》能够获奖,这军功章上有你的一半的,要不是你翻译的到位,也不会有这么一本原汁原味的美国。”刘一民赶紧夸奖道。

    听到刘一民这样说,徐驰才又坐直了身子,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

    “

第311章 朱霖收税-->>(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