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是什么样子?大家都可以讲一讲嘛!”
台下的学生和教授面面相觑,纷纷议论了起来,眼里闪烁着期望和向往,不过在如此的场合,却没有人轻易地举手。
见状,朱霖环视了一下黑压压的课堂,一股莫名地使命感让她站了起来:
“未来肯定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房子宽敞,生活方便。物质丰富,交通发达.”
朱霖讲了一段,刘一民能从朱霖的话里面,能听出来她讲的生活就是华侨公寓。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这口号,喊了多少年,绝大部分人和地区都还没实现。
“这位同学讲的不错,下课后来老师这里领个小礼物!”刘一民冲着朱霖笑着说道。
见过朱霖的刘振云、张曼凌等人,撇着嘴互相对视了一眼,这俩人真是台上台下,一唱一和的。
有了朱霖的带头,大家讲的就多了。燕大的学生视野宽,讲的就多。
什么以后国内的路都跟燕京的大马路一样,各大地方的城市也有像燕京一样高的楼。
理工科的学生说未来火车的速度越来越快,国内的摩托越来越多等等。
刘一民给他们描述了一下想的中国,高楼林立,物质丰盈,科技发达、交通便利.
在大家的畅想中,这堂课终于结束,连着讲了一上午,刘一民走下讲台的那一刻,腿差点就软了下来。
这要是搁老教授身上,膀胱早就受不了了。
杨诲对着大家说道:“留下这小子没错吧!”
“刘一民,刘一民,留一民,这姓都在说让咱们留下一民哈哈哈,能不留下嘛!”朱光遣调侃道。
一群学生依依不舍地走出教室,不少人临走的时候,还特意走到刘一民面前,喊一句“刘教授再见!”
等人走的差不多了,刘一民看向意外出现在旁边的陈老师,陈国安对着刘一民鼓了鼓掌说道:“讲的很好!”
严家炎笑着道:“一民,我都想从今天开始给你排课了。”
终于将人送走了,刘一民坐在教室里喘着气,疲惫地对朱霖说道:“你怎么来了?”
“刘教授今天第一次讲课,我不得来给你捧个场!”朱霖笑着说道。
刘振云几个识趣的没凑热闹,离开了教室。
“不单单是我,我爸妈也来了,师娘也来了,只不过他们三个在后面,现在应该走了,他们三个要聊天,不让咱们打扰。”
刘一民跟朱霖走出教室,果然没有见到朱父朱母和师娘,也不知道跑哪儿去了。
此时他们正悠闲的转着燕大的校园,朱父感叹刘一民天生就属于课堂,风轻云淡的样子,哪像个第一次上讲台的老师!
讲课讲起来,也极具“煽动性”,学生的情绪一次次被点燃。
“我要是讲一次课,能来这么多学生,也算是没白当老师!”朱父对着朱母和李玉如说道。
李玉如高兴地称赞着刘一民,一边游览燕大。
中文系的教授和老师再次齐聚一堂,严家炎环视了一圈说道:“课也讲了,大家也听了。刘一民同学毕业后升任副教授的事情,谁赞成?谁反对?”
看大家都没有再说话,严家炎笑道:“那就这样定了,系里面上报学校,学校将正式批准!”
会议散去,杨诲向几个老教授炫耀着自己手里面的《百年孤独》和《霍乱时期的爱情》。
他最喜欢的是《百年孤独》,这种叙事方式真是稀奇。
“书里讲雨下了四年十一个月零两天,听起来如此荒诞,可是跟现实比,似乎也没有了那么荒诞!”
刘一民也带着朱霖逛着燕大,一些刚听完课的学生看到这一幕,羡慕的想,这就是课堂上刘一民同志所说的“礼物”吧,早知道自己也早早举手回答问题了。
“这就是我们外研社的屋子了,咦?怎么里面还有人呢?”
刘一民带着朱霖走了过去,里面不只是有人,还有不少人。
“好啊,你们背着我这个社长偷偷的在这里聚会?”刘一民笑着对他们说道。
第267章 心悦诚服-->>(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