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61章 借汝脑袋一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花园村的华侨公寓是燕京最早的商品住宅,主要是为了挣外汇的,也叫做“外汇公寓”。

    跟友谊商店的商品差不多,购买不能用人民币,而且价格还高。当然价格是跟质量挂钩的,居住环境肯定是要比四合院好点。

    当然里面也不全是华侨,国人想要购买,通过特批就可以。特批的名额,少之又少。

    “木樨地的公寓条件好吧,华侨公寓那边更好。价格不便宜,你要把钱备好。”曹禹笑着说道。

    刘一民说道:“钱学生还是有点!”

    “你还不了解你这个学生,目前国内的作家拢到一起,都没他能挣钱。”李玉如调侃道。

    “老师,您有认识的想要出售房屋的华侨嘛!”

    “我跟这些人不怎么打交道,即使打交道的,现在很多人也是故人之后在了,你自己亲自去问一问才好。”曹禹感怀道。

    “行,那我抽个时间,过去打听一下!”

    说完房子的事情,刘一民又把燕大请他当兼任教授的事情告诉了他。

    曹禹当年把刘一民从燕大带走的时候,说过要替燕大教一教学生,当时只是戏言,现在燕大要到了他履行承诺的时候了。

    见曹禹犹豫,刘一民笑道:“您也不愿意让我当别人的学生吧!”

    “那是自然,中文系这帮老家伙真是捏到了命门啊,那我就入职燕大当个兼任教授吧!”曹禹说道。

    “估计过阵子燕大中文系的严教授就会到人艺亲自请您!”

    刘一民给曹禹倒了一杯药酒,这药酒眼看就要见底了,过几天还得再带两瓶过来。

    曹禹打定主意,等严家炎上门邀请的时候,自己定要小小的教育一下,竟然拿自己学生当要挟。

    研究生的学生和导师之间的关系,已经超越了所谓本科生的师生关系,妥妥的师徒关系。

    刘一民要是再拜几个教授当导师,特娘的,别人是桃李遍天下,刘一民是老师遍天下了。

    吃完饭,李玉如给万方打了一个电话,告诉了她这一喜讯。两人说了几句,李玉如把电话给了刘一民。

    “小师弟,了不起啊,以后该叫你刘教授了!”万方在电话里面调侃道。

    刘一民嘿嘿一笑:“是,刘副教授!”

    “什么副不副的,早晚都是刘教授!中文系也真是的,非得加个‘副’字儿多此一举!”万方话里面带着五分打趣。

    旁边万方的丈夫说了一句,清晰地传入了电话里面:“一民以后还可能当中文系的主任,照你这样说,现在应该直接叫刘主任!”

    万方乐呵地说道:“刘主任也行!”

    “师姐啊,你真是我亲师姐!”

    万方这个帮亲不帮理的劲儿,别说,这个‘亲’听着心里面舒服极了。

    电话里,万方说找个时间给刘一民庆祝庆祝,不过不能在家吃饭。

    “东来顺西来顺全聚德您随便选!”

    “得嘞,这话听着舒坦!”

    挂断电话,刘一民坐在书房里,听了听曹禹关于为师之道的授课讲解。

    刘一民走出木樨地,揉了揉脑袋,距离自己真正开始授课,还有半年呢,距离当上教授当上副教授还有一年的时间。

    骑着自行车,优哉游哉的回到四合院里,打开院门,将自行车放好,借着白炽灯的光亮打量了几眼。

    这自行车还能用一段时间,摩托车还是先别换了,先买房吧!

    刚停好,三花“喵”了一声,从西厢房的屋檐上一下子跳到了银杏树上,瓦片呼啦的声音,吓了刘一民一跳。

    低声咒骂了几句,吃了一块冰西瓜后,走进了洗澡间里面。

    晒了一整天,铁水桶里面的水烫的刘一民龇牙咧嘴,匆匆洗完,跑回房间睡觉去了。

    翌日清晨起床,刘一民吃完饭在书房里面开始写了起来,重点是,论文倒不要紧。

    旁边放着很多李兰勇的书信,刘一民都将它当成了重要的参考文献。

    关于前线战争的,《高山下的花环》是经典,不过作者估计写的差不多了,刘一民只能另辟

第261章 借汝脑袋一用-->>(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